搜索 "六神丸" 的结果

找到 56 条相关结果

坐药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31 | 21 阅读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 坐药法源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以后历代都沿用此法,并有所发展。清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用蛇床子、吴茱萸、远志、干姜等份为末,绵裹纳阴中治妇人阴冷、寒湿带下作痒;《理瀹骈文》中则收载...

阅读全文
金针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宣明论》卷十三:金针丸 名称: 金针丸 别名: 六神丸 处方: 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阳绝痞气,心腹不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针穿作孔子,小油内滚过,灯焰内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下,不拘时候,1日3次。 ...

阅读全文
百草霜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2 | 2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 实际拼音: 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 锅底灰、锅烟子 来源: 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 性状: 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分散。无臭,无味。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止血,止泻。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腹泻,...

阅读全文
急喉风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09 | 18 阅读

急喉风是指以咽喉红肿疼痛,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进的急性发作、病情危重的一种喉病。中医也称为“缠喉风”“锁喉风”“烂喉风”“紧喉”。其发病多外因风热邪毒、疫疠之邪外侵,内因湿热之邪蕴结,痰火邪毒上结于咽喉,以致气血凝结,脉络瘀阻,痰涎壅盛、阻窑气道所致。多因急喉啼、风热乳蛾、白喉等发展而成。本病治疗应泄热解毒,祛痰开窍。但病情严重者,需中西医结合抢救,以解除呼吸困难症状,保持呼吸道...

阅读全文
中药戒烟良方
男性保健 | admin | 2025-05-07 | 18 阅读

戒烟药茶:1.取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2.取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之后,早晨空腹服用。3.取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白砂糖少许,水煮当茶饮服,每日8~12次,连用2~3天。 戒烟药贴:1.将味精、肉桂、丁香各等份研细,每次取0.5克,加适量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者加入少许酒做成药饼,贴敷于合谷穴(即虎口...

阅读全文
中药第一麝香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麝香是一味非常名贵的中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因其独有的香味和药用价值,被人们称为“中药第一香”。 人们在很早就发现了麝香的药用价值,关于麝香的发现,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从前有父子二人都是猎人,一日,他们进山打猎时,儿子不慎跌到山涧中,老人赶紧过去搀扶儿子。等老人到山涧时,却闻到一股奇香。老人四处找,终于在地下挖到了一个被有细毛的小香囊。拿给儿子闻后,其子顿觉疼痛消失。所以他把这个香...

阅读全文
家中常备的药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1、感冒类药物: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类型。由于疾病类型不同,选用的药物也就大不一样。 针对风寒型感冒的治疗,应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为主。一般常备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等。对于风热型感冒,应以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为主,常备的中成药有银翘解毒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银柴合剂、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对于暑湿感冒,则应当解表祛暑、化湿和中,如藿香正...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麝香和沉香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这首《翻香令》是苏轼的作品,上阕写苏轼在妻子王弗灵柩前点燃麝香回忆旧日情景,下阕描写殡仪上精心添加沉香(沉水)及其忠诚心态,抒发与妻子深挚的生死之情。 香雾氤氲缘卫生 焚香原本用于祭祀,因其广泛的医疗作用而逐步扩展到日常生活之中。香气可以醒脑开窍、辟秽除邪...

阅读全文
哮喘的药物贴敷疗法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12 | 17 阅读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呜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发生喘脱。 哮喘药物贴敷疗法— 贴敷部位:双侧定喘、肺俞、照俞穴(图二)。 药物组成:炒白芥子、炙麻黄各4g,...

阅读全文
肥肌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普济方》卷三七九引《全婴方》:肥肌方 名称: 肥肌方 别名: 佐胜六神丸 处方: 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3味用面裹同入慢灰煨,令面熟为度取出,放冷),诃子(煨,去核)半两,使君子半两,芦荟(细研)1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羸瘦,脏腑怯弱,泄痢虚滑,乳食减少,引饮无度,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7丸,温米饮送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