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淫病邪"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 如何将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宋代词人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写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姗姗来到人间。然而,早春时节,阴寒尚未褪尽,常常时冷时热,气候变化无常,给春季养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做好各项防病和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春季避风如避箭 风是春天主气。《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五行学说中有句话叫“避风如避箭”,意思是躲避风而不受寒,就如同躲避箭一样。 避...

阅读全文
感冒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 | admin | 2025-05-15 | 16 阅读

感冒,属于中医“伤寒”和“温病”范畴。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本病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以及挟湿、挟暑等所致。 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为感冒的病因,因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故风为感冒的主因。六淫侵袭有当令之时气和非时之气。由于气候突变,温差增大,感受当令之气,如春季受风,夏季受热,秋季受燥,冬季受寒等病邪而感冒;再就是气候反常,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

阅读全文
立春养阳助生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4 阅读

立春(今年是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字具有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春季,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时间变长,天气也开始暖和了。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力减弱,应注意保暖。《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 阳气郁积易上火 立春养阳助生发 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回...

阅读全文
阳邪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阳邪】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阅读全文
火邪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火邪】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变过程化火的表现。参见“火”条。...

阅读全文
阴邪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23 | 11 阅读

【阴邪】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阅读全文
感冒飞针疗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21 | 11 阅读

感冒是感受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不同。中医的感冒属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范畴。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 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为感冒的病因,风为感冒的主因,六淫侵袭有当令之时气和非时之气。六淫之间可单独致感冒,但常常是互相兼夹为病,以夹寒、夹热为多见。时行病毒亦称疫彷之气,具有...

阅读全文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13 | 9 阅读

【痰】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并包括某些病变器官组织内积存的粘液物质。由津液变化而成。因病而生痰的,有风痰、热痰、寒痰、燥痰、湿痰等;因痰而致病的,有“痰饮”、“痰火”、“痰包”、“痰核”、“痰疟”、“顽痰”、“宿痰”、“伏痰”等病证。不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有较密切的病理关系。六淫病邪犯肺多生痰;脾阳虚弱,水湿停聚也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浊随气升降,无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