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健脾益胃" 的结果

找到 184 条相关结果

秋季咽炎频发 中医护咽有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咽喉,上与鼻腔口腔相通,下为呼吸食道入口,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必经之径,既有吞咽及呼吸功能,又有保护与防御作用,所以咽喉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素有“要塞”之称。 除了本身的炎症以外,若是鼻部、胃食管及肺气管等处患病,都可以引起咽喉不适。 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以引起口腔异味、咽部异物感、咽痒咳嗽、咽敏感干呕等不适,时间长了,可以发展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脾胃虚...

阅读全文
夏秋交接属长夏 健脾除湿有8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24 阅读

夏去秋至,在夏秋交接的农历六月还有一个长夏季节,为阴阳交接的时段。长夏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天人相应,人体脾脏主长夏。长夏主时之邪为湿邪,脾胃功能失调常出现内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益胃、除湿化湿,以利脾胃受纳饮食水谷、运化精微营养功能的发挥,可有效夯实后天之本,维护生命健康。 长夏脾虚是病因 中医养生强调审因养生和综合调养,除了要选择适宜的诸种养生方法,还需明...

阅读全文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22 阅读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顺时养生。中医不同于气象学将一年分为四季,而是根据“五行”原理来划分季节,将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在中医学中,五季养生中各季重点养护的脏腑不同,养护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长夏里,如何主动适应季节特点进行科学养生,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长夏...

阅读全文
秋藕润燥宜多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21 阅读

民谚曰:“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荷之所以值得人们去吟咏,不单单是因为它的美,更因莲荷一身都是宝,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莲藕的药用功效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藕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味甘,性寒,无毒,视为祛瘀生津之佳品。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入心、肝、脾、胃四经,分生、熟,且生、熟药性有别。生藕性寒,甘凉入胃,...

阅读全文
中医忌口发物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20 阅读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便加紧残害开国有功之臣,元帅徐达患了“背疮”,最忌吃鹅肉,因鹅为“发物”,易动火发疮。朱元璋别有用心地赐徐肥鹅一只,徐达明知其恶意,但又不敢违君之命,只好当场吃下,不久,徐达“背疮”扩散而亡。此传说虽不足为信,但了解“发物”还是有必要的。 “发物”一说,在民间流传甚广,中医也十分重视发物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发物是指摄食后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某些食物。名医秦伯未...

阅读全文
薏米红豆养生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8 阅读

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疲倦等问题,这个时候粥品成立夏季饮食的首选,不但影响丰富还能改善食欲不振的问题。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款薏米红豆粥的做法。 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泡上2个小时,煮成粥。粥好后,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适当地加入糖,或者是食用一些小菜,炎炎夏日,喝上一碗小豆粥,很是舒爽。薏米性凉,味甘,淡。《本草纲目》谓其“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赤小豆性...

阅读全文
八月夏秋更迭时,呵护脾胃别乱吃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18 阅读

八月处于长夏之末、夏秋更迭、阴阳交接的时段。虽立秋将至,此时仍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在这个过渡时期,脾胃易受内外邪气侵扰,导致功能失调。因此,养生重在健脾益胃、除湿化湿,利于脾胃受纳饮食水谷、运化精微营养功能以及“土爰稼穑、兼养万物”以养脏腑、身形作用的发挥,可有效夯实后天之本,维护生命健康。 滥用减肥药,伤及脾胃 有人戏称夏天为“龙虾季”,常以火锅、烤肉、小龙虾配啤酒作夜宵。吃喝过度的后果...

阅读全文
参茸卫生丸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丸散膏丹集成》:参茸卫生丸 名称: 参茸卫生丸 处方: 人参1两,毛鹿茸2两,沉香1两,肉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制首乌1两,肉苁蓉1两,鹿角胶1两,炙甘草5钱,炒远志5钱,炒杜仲1两,巴戟肉1两,枸杞子1两,虎鞭4两,黄狗鞭1两5钱,附子(炮,去皮,制)5钱。 制法: 上为细末,以鹿角胶烊化,加炼蜜为丸,每粒潮重2钱,蜡壳固封。 功能主治: 精力亏乏,滑精阳痿,头眩耳鸣,腰...

阅读全文
养生之诀睡眠居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18 阅读

睡眠,是人生旅途的驿站,每个人的生命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种种因素常常会导致易惊醒、早醒、爱做梦等睡眠障碍。而这些症状又会导致人们的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生活紊乱、免疫力下降等症状。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长期失眠患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而且浅睡眠对人体衰老、智力以及免疫力的危害与失眠几乎相当,这无疑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

阅读全文
王维诗中话医药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04 | 18 阅读

王维以诗画双绝享誉于世,他的山水诗意境幽美,趣味盎然,堪称诗家一绝。王维的山水诗,不仅能使我们从诗行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秀美景色,而且能了解到中医药学常识。 红豆 见《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产于南方,主要分布在两广、云南、海南等地,属于藤本植物,其果形体呈卵形,因它小巧玲珑,寓意深刻,古人把它作为珍贵的装饰品和男女之间的信物。 与王维同时代的本草典籍《新修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