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倒生" 的结果

找到 124 条相关结果

解毒利水杠板归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秋三月,此谓荣平”,不觉间,秋意已浓。在中药植物园里漫步,不经意间发现远处一串蓝色宝石样果实挂在矮矮的枝头上,走近一看,原来是杠板归!估计也只有在结果的时候,人们才会注意到杠板归的存在。 杠板归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贯叶蓼、刺犁头、河白草、老虎舌、扛板归等,其茎有棱,上倒生钩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勾住衣服,甚至刺入皮肤,让人敬而远之,这一点倒是和葎草很像。杠板归叶互生,呈三角状,叶柄在叶...

阅读全文
扛板归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 出处: 《万病回春》 实际拼音: Kánɡ Bǎn Guī 别名: 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纲目拾遗》),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植物名实图考》),虎舌草(《天宝本草》),有竻犁牛草(《岭南采药录》),刺酸...

阅读全文
败酱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4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败酱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Bài Jiànɡ 别名: 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重庆草药》),白苦爹、苦苴(《闽东本草》)。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

阅读全文
金刚藤头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4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金刚藤头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实际拼音: Jīn Gānɡ Ténɡ Tóu 别名: 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和嫩叶。根茎全年可采,叶春季采,晒干。 原形态: 落叶藤状灌木。根茎块状,多横行,具膨大及坚硬的木质菱角状突起,先端具硬的细根,外表灰白色带淡黄色,剖面淡红色。茎坚硬,有倒生或平生坚硬的皮刺...

阅读全文
保产无忧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同寿录》卷三:保产无忧丸 名称: 保产无忧丸 处方: 当归(酒洗)1两5钱,真川芎1两3钱,川羌活5钱,真蕲艾7钱,荆芥穗8分,黄耆8钱,白芍药1两3钱(炒,如冬月只用1两),川贝母1两,紫厚朴7钱(姜汁拌炒),枳壳6钱(麸炒),菟丝子1两4钱(水洗净),益母草1两5钱(忌见铁),甘草5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难产或数日不下,或临月腰疼,步履不安...

阅读全文
茅莓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 实际拼音: Máo Méi 别名: 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 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

阅读全文
显子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显子草 实际拼音: Xiǎn Zǐ Cǎo 别名: 岩高粱、乌珠茅 来源: 禾本科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 Munro ex Bent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华东、华中、西南。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补虚,健脾,活血,调经。主治经闭,病后体虚。 用法用量: 1两。 《中华本草》:显子草 出处: 出自《贵州...

阅读全文
沙参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6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参 实际拼音: Shā Shēn 别名: 南沙参、泡参、泡沙参 来源: 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

阅读全文
狼把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7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把草 实际拼音: Lánɡ Bǎ Cǎo 别名: 豆渣菜、郎耶菜 来源: 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养阴敛汗。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 用法用量: 0....

阅读全文
倒生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5 | 16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化瘀止血。主吐血;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黄肿病:金鸡尾全草,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火眼红肿:金鸡尾、散血草,捣烂,敷眼或取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③治风湿疼痛:盘龙莲一两。泡酒服。 ④治咳嗽痰多:盘龙莲一两。煨水服。 ⑤治骨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