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体虚" 的结果

找到 1919 条相关结果

板蓝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7 阅读

《中国药典》:板蓝根 实际拼音: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ADIX ISATIDIS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

阅读全文
闭经挑针疗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6-04 | 32 阅读

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若曾已有规则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此外,还有因生殖道闭锁而致闭经的称为假性或隐性闭经。青春期前、哺乳期、妊娠期或绝经后的闭经,属生理性闭经。中医学称本病为“女子不月”。 病因:先天不足,房劳多产,久病体虚,邪气内阻。病机:虚者如禀赋不足、房劳多产、久病等伤肾而致精血不足,血海...

阅读全文
峨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参 实际拼音: é Shēn 别名: 土田七[四川] 来源: 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以根、叶入药。8~9月地上部分变黄时挖根,洗净煮熟,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甘、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

阅读全文
茶汤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18 | 27 阅读

配方 小米500克,白糖500克,桂圆肉50克,糖玫瑰50克。(可制10碗)小米洗净,放在冷水盆中浸泡7小时,捞出沥净水分,放在石碾上碾碎,磨成细面粉;桂圆肉切成小块。取细面粉50克左右,放入碗中,兑入白糖,用少许温水调成糊(夏天用冷开水、冬天用温开水),然后用开水冲成稀稠适度的浓汁,将桂圆肉、糖玫瑰撒在上面即成。 用法 趁热食之,每次食1~2碗。 功效 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阴虚体质者食之甚...

阅读全文
安神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27 阅读

凡是具有安神定志功效的药物,即为安神药。因为心藏神、肝藏魂,所以安神药主要归于心,且与肝脏有一定关系。安神药主要包括矿物药与种子类植物药。治疗时,安神药则主要应用于心气亏虚、心血亏虚、心火尤盛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惊风、癫痫狂等症。 运用安神药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适宜的药物,并作相应的配伍。例如:兼有阴血两虚者,应给予安神药与补血、补阴药;兼有肝阳上亢者,应...

阅读全文
银牙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牙莲 别名: 老茶王、牛皮桐、糯米林、青皮柴、矩形老鼠刺、华鼠刺 来源: 虎耳草科银牙莲Itea chinensis Hook. et Arn. var. oblonga (H.-M.) C. Y. Wu,以根、花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福建、江西。 性味: 苦,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滋补强壮,止咳,解毒,消肿。 身体虚弱,劳伤脱力,产后风痛,跌打...

阅读全文
壮医学的小儿肚痛
壮医 | admin | 2025-05-11 | 25 阅读

小儿肚痛是以肚子包括肚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肚痛。中医诊为“小儿腹痛”,西医的“肠炎、肝炎、寄生虫病、肠套叠、阑尾炎、嵌顿疝、机能性腹痛、痢疾”等均可出现肚痛。这里指的是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肚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①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虫积于内,阻滞谷道,气机不畅而痛。 ②素体虚弱,阳气不足,运行无力,气机不畅而痛。 ③跌倒外伤,气滞血浓,龙路火路不通而痛。 临...

阅读全文
药攻邪气 食养正气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4 阅读

一、食物与药物均有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等四种性质。如果寒、热、温、凉都表现不明显,就叫做气平。平,即平和之意。许多食物,尤其是谷物类食物,大多是气平的。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或药物,比较适宜长期食用。 五味: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等五种味道。还有淡、涩、滑等比较特殊的味道,由于这类味道的食物或药物都比较少见,所以通常就用五味来概括所有的味道。 中医历...

阅读全文
健脾解毒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4 阅读

《幼科直言》卷二:健脾解毒汤 名称: 健脾解毒汤 处方: 白术、苡仁、扁豆(炒)、银花、连翘、丹皮、当归、陈皮、川贝母、甘草。 功能主治: 小儿痘症阴症,结痂收靥后。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痧疹辑要》卷二:健脾解毒汤 名称: 健脾解毒汤 处方: 炒黄连7分,泽泻8分,山药8分,甘草5分,炒扁豆1钱5分,白芍(酒炒)6分,茯苓8分,木香1分,山楂肉1钱,丹皮7分,白术7...

阅读全文
春三月如何保健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3 阅读

阳春三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阳气渐生的春季阴寒尚未退尽,尤其是早春时分,大部分时间气温仍然偏低。而且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频繁无常,忽寒忽暖,或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或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即便一日之中,昼夜之间,温差也是波澜起伏,晨晚凉,夜间寒,白昼暖。面对着乍寒乍暖,温差悬殊的春季气候,应该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