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伤寒衄血" 的结果

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羚羊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

阅读全文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6-11 | 16 阅读

《扁鹊心书》目录作者:窦材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特别说明:原书小字部分在启疾光录入时转成带括号即“()”的部分。卷首      序                        奏玉帝青辞          进医书表卷上        当明经络              须识扶阳              住世之法             大病宜灸             三...

阅读全文
滑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16 阅读

《中国药典》:滑石 实际拼音: Huá Shí 英文名: TALCUM 别名: 画石 来源: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性状: 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无臭,无味。 鉴别: (1) 取本品粉...

阅读全文
伤寒衄血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6-07 | 13 阅读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不然恐成虚劳中满。  (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庶几无误。)...

阅读全文
葛根一物饮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11 阅读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活人书》卷十九:葛根一物饮 名称: 葛根一物饮 别名: 葛根汤、葛根饮、葛根汁、葛根饮子、葛根汁饮 处方: 葛根汁2升。 功能主治: 妊娠热病烦闷,小儿伤寒衄血,金疮中风。 用法用量: 葛根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九)、葛根饮(《圣济总录》卷一四○)、葛根汁(《卫生总微》卷七)、葛根饮子(《卫生总微》卷十五)、葛根汁饮(《产孕集》卷上)。《活人书》:如无生...

阅读全文
艾叶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2 | 11 阅读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 名称: 艾叶汤 处方: 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 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经心录》,名见《医统》卷八十三引《录验》:艾叶汤 名称: 艾叶汤 处方: 防风3两...

阅读全文
伤寒衄血方四首
外台秘要 | admin | 2025-05-29 | 9 阅读

病源伤寒病衄血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血,肝藏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出血也,肺主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额上,脉急而紧,直视而不能 ,不得眠,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脉浮紧发热,其身无汗,自衄者愈。(出第八卷中)肘后疗伤寒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牡蛎散及丸方。左顾牡蛎(十分熬) 石膏(五分)上二味捣末,酒服方寸...

阅读全文
飞雪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0 | 7 阅读

《圣惠》卷十:飞雪汤 名称: 飞雪汤 处方: 麻黄3两(去根节),石膏3两(杵碎),芫花1两,川大黄2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伤寒衄血数升不住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半,煮取7升,放冷,披发仰卧,以淋其囟。血住即止。 《外台》卷三十八:飞雪汤 名称: 飞雪汤 处方: 麻黄4两(去节),石膏2两(碎),黄芩3两,芒消4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阅读全文
金汁蜜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8 | 7 阅读

《卫生总微》卷七:金汁蜜 名称: 金汁蜜 处方: 生地黄汁小半盏,白蜜小半盏,蒲黄半两。 制法: 上和匀,微暖过。 功能主治: 伤寒衄血,数日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半茶脚许,不拘时候。 ...

阅读全文
衄血(四十一)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9 | 6 阅读

杂病衄血,责热在里;伤寒衄血,责热在表。《论》曰∶伤寒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此以伤寒之衄,为其热不在里,在表而然也。然又《论》曰∶衄家不可发汗。而何以复用桂枝、麻黄等汤?盖衄由乎阴者,以阴虚火动也,故不宜再汗以亡阴;衄由乎阳者,以表邪未解也,故当用桂枝、麻黄以发散。又《论》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