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统医学" 的结果

找到 180 条相关结果

何为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

阅读全文
服用六味地黄丸人群 四适宜三慎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漫漫冬季,很多人喜欢服用家喻户晓的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六味地黄丸其方剂原型为《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后世称之金匮肾气丸,又叫桂附地黄丸;经儿科专家钱乙化裁,形成了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组成的经典方。前三味药是补药,均可滋阴,其中地黄补肾,山药补肺,山萸肉补肝,是谓“三补”。三味药相配,可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

阅读全文
毛泽东: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3 阅读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迎来了毛泽东1958年10月11日为《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重要批示(以下简称“批示”)及我国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日。同庆同贺! 重温毛泽东彪炳史册的重要“批示”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批示。全文如下: 尚昆同志:此件很好。卫生部党组的建议在最后一段...

阅读全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22 阅读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时期已经出现关于体质的论述,但是两千多年来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中医体质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医体质研究至今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历程。这期间,中医体质学经历了学说的提出、学派的形成、学科的建...

阅读全文
贾治中:清代药性剧是中医药科普创举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贾治中 1990年前后,山西中医学院(现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贾治中教授从太原旧货市场上淘回一本《群英会》钞本,内容是以中药药名为角色展开剧情演绎。那时教学任务繁忙,他并未细审这本书。1992年冬,贾治中将《群英会》与几种古代本草书籍逐条对勘,发现此书具有较大的科普价值,又是寓教于乐的戏曲形式,十分难得。于是他便开始校注此钞本,同时又展开了其他版本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至今已20余载...

阅读全文
李约瑟与战时中医药科研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21 阅读

考察中国荐论文 以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于1942年来到重庆,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 来华之前,李约瑟在鲁桂珍影响下,已经对中医药有所了解。鲁桂珍出生于医药之家,“鲁桂珍是鲁茂庭(字仕国)的独女。她有两位弟弟。鲁茂庭是南京的—位富裕药商。她曾在上海雷士德研究所工作,当时伊博恩认为传统中医对脚气的食疗方法有合理性,指导鲁桂珍等进行了一次用西代科学检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治疗脚...

阅读全文
探寻五运六气理论的历史渊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五运六气是在天人合一、周期学、气一元论等理念下,以观象制历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和一定的推演格局,推求值年及各运季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对生命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预测疾病、预测灾害及防治措施的术数体系。五运六气本属于术数,其诞生系多种学术聚集而成。 五运六气的来源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和包括生活经验、实践及以此为基础的天文学、气象学、灾害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气和阴阳五行等理论...

阅读全文
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
傣医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傣医药学以傣族贝叶文化为背景,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 历史沿革 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治病方药。傣医药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

阅读全文
“丹溪学派”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4 | 20 阅读

“丹溪学派”作为一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七百多年,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容。 一、书香门第的家学文化 朱丹溪的家庭在当地算是书香门第。据赤岸朱氏丹溪宗谱记载,朱丹溪祖籍山东曲阜,远祖朱云,朱云的后代朱汎到南方做官,举家迁徙南方定居于义乌县双林乡蜀山里蒲墟村。南北朝的时候,因村里朱家嫁女,彩礼映红溪水两岸,村人以此自豪,于是改蒲墟为赤岸。朱氏家族英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到了宋代,朱良祐又大力弘...

阅读全文
糖友冬补可用膏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糖尿病人进补应该食补和药补相结合,合理进补,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和食物营养特点,遵循“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原则,科学地选择和摄取食物,辨证施膳。 膏方,集聚了我国五千年传统医学精华,无疑是一个药补最佳的选择。它最大特点是“因人处方,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所以适应范围广,针对性强,切合病体,既能扶羸补虚又能治病祛邪,凡是阴阳气血虚损,体质虚弱,久病和慢性病患者均可调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