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参养营汤" 的结果

找到 27 条相关结果

宝贝尿床家长烦,中医教你怎么办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梦境,梦中遇到尿急,在拼命的寻找厕所,最后厕所终于找到了,于是急不可待的冲进去,飞流直下三千尺……结果却在下半身的湿热和难受中惊醒过来——咦?我怎么尿床了? 尿床是每个人童年都曾经经历过的尴尬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在3~6岁这段时间里自然消失。然而有个别孩子年龄已经超过3岁,晚上却还经常尿床,或者过了6岁,仍然会尿床,就可以被认为是不正常,而家长这时候就难免要...

阅读全文
肉桂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2 | 17 阅读

《中国药典》:肉桂 实际拼音: Ròu Guì 英文名: CORTEX CINNAMOMI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

阅读全文
补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9 | 14 阅读

四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证。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加味四君汤: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怔忡耳鸣,脚软气弱,及一切脾胃气虚,口淡,食不知味,又治气虚不能摄血,以致下血不禁。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黄 (炙) 白扁豆(炒)上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三钱,滚汤调服。生附四君汤:...

阅读全文
伤后腹胀、食少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损伤之后,特别是内伤之后,都会出现个同程度的腹胀、纳食差的症状,常见的如胸腹部损伤、脊柱外伤等则会出现明显的腹胀纳呆症状。因为外伤后胃肠及腹膜受到刺激使胃肠蠕动功能下降,致肠气积郁,对因肝脾挫裂伤患者引起的腹腔内积血,不但腹胀明显,还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拒按等症状。此时应严格禁食水,必要时采取紧急外科处理。腹胀食少的另一个原因是伤后失血耗气,以致气血虚损,牌阳个振,胃阴不足,则三焦气化不利, 水道不...

阅读全文
不孕症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19 | 12 阅读

妇女凡婚后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平者,种为“原发性不孕”,亦称“无子”“全无子”。如曾生育或流产过,又两年以上未避孕亦未再怀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亦称“断绪”。女性不孕的原因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属于先天性生理缺陷导致无生殖能力,此内容不在本节讨论。二是属于病理性不孕,多因肾虚不能摄精成孕;肝郁,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成孕;血虚,冲任亏损,胞脉失养而不孕;瘀血、痰湿、湿热...

阅读全文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一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08 | 12 阅读

葱白 其他名称:葱白 大葱白 鲜葱白 葱白头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大蒜辣素、二烯丙硫醚)。 性状: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下有须根,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用于外感风寒轻症,寒凝气滞腹痛、肢厥、脉微等症。 用法及用量:煎服,2-8枚。 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理血之剂
汤头歌诀 | admin | 2025-06-02 | 11 阅读

1.四物汤 四物地芍与归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  气血双疗功独崇 再加黄芪与肉桂  十全大补补方雄 十全除却芪地草  加粟煎之名胃风 2.人参养营汤 人参养营即十全  除却川芎五味联 陈皮远志加姜枣  肺脾气血补方先 3.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  肠风崩漏总能医 4.养心汤 养心汤用草芪参  二茯芎归柏子寻 夏曲远志...

阅读全文
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8 | 11 阅读

理中汤(热一) 理中丸(同上)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理阴煎(新热三) 胃关煎(新热九)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 六君子煎(补五) 归脾汤(补三二)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八珍汤(补十九) 白术散(和三十)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生脉散(补五六) 逍遥散(补九二) 人参养胃汤(...

阅读全文
寒热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9 | 10 阅读

经义《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阅读全文
流注(五十七)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8 | 10 阅读

立斋曰∶流注之证,多因郁结,或暴怒,或脾气虚湿气逆于肉理,或腠理不密,寒邪客于经络,或湿痰,或闪扑,或产后瘀血流注关节,或伤寒余邪未尽为患,皆因真气不足,邪得乘之,故气凝血聚为患也。然此证,或生于四肢关节,或生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或痛,或不痛,悉宜用葱熨法,及益气养营汤,固其元气,则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可全愈也。若不补气血及节饮食,慎起居,戒七情,而专用寒凉克伐者,俱不治。又《治法》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