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产后血晕" 的结果

找到 206 条相关结果

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30 阅读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钟灵毓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系西南边陲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前沿与通道,山川险峻秀美,气候多样,物产丰富,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医界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本文从文化角度,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吟唱有代表性的道地川药,介绍川药之功。 西蜀成都聚药商 盛唐家国业辉煌,西蜀成都聚药商。车水马龙人鼎沸,藤花木草气幽香。大慈寺主慈悲事,玉局坛尊局药王。千...

阅读全文
夏至养生食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9 阅读

从夏至节气起,进入炎热季节,气温上升至最热的水平,其时的饮食养生力案如下。 藿香粳米粥 制作原料:粳米50克,藿香15克。 制作方法:将藿香加水150~200毫升,煎煮两三分钟,过滤去渣;再把粳米淘净熬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再沸煮两三分钟即可。每日两次,温服。 适宜人群:对易发生中暑、高热、消化不良、感冒胸闷、吐泻等症状的人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此粥有解表邪、化里湿的功效。 酸菜鱼 制作原料:鲜鱼...

阅读全文
保产黑神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叶氏女科》卷四:保产黑神丹 名称: 保产黑神丹 处方: 陈墨1锭(须觅顶上选烟历百十年胶性全脱者,候天雨时用新净瓷器当空接取,是为无根水,洗净砚,男子手磨成浓汁,倾入净细大瓷盘中,晒燥刮下,研细待用。每料约用净墨粉4钱。墨汁易坏,用水勿太多,遇久雨及夏令更宜斟酌,霉雨、异雨无用),百草霜2钱(得陈者佳,须取近山沿海人家烧各种野草者,取烟时,先扫净火门上积烟,逐日扫下,筛净研细待用。烧牛粪...

阅读全文
羚羊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

阅读全文
鼻嗅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鼻嗅法是让患者用鼻嗅吸药气或药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古已有之,它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一些名医也用此法治病。如清代叶天士即用常山饮炒嗅治疗疟疾。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收载有十余首鼻嗅方药,治头痛、呃逆、疟疾、产后血晕等病证。鼻嗅法是使药物通过鼻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药理效应。因此主要适用于不便服药的婴幼儿以及一些难以服药之证。 【操作方法】 用瓶装药物,敞开瓶口置病人鼻下,让患者吸其药...

阅读全文
6种藏在人体里的中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紫河车(胎盘) 【来源】人科健康人的干燥胎盘。 【别名】胞衣、胎衣、混沌衣、仙人衣。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咸。归心经、肺经、肾经。 【功用主治】温肾补精、养血益气。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用治虚劳赢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食少气短、阳痿遗精、不孕少乳。 【用法用量】用量2~3克,研末吞服,或入丸剂。 【宜忌】脾虚湿困食少者慎服,表邪未解及内有实邪者禁服。 人尿 【来源】为健康人之中...

阅读全文
紫草茸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5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草茸 实际拼音: Zǐ Cǎo Rónɡ 别名: 赤胶、紫胶、紫梗、棒状虫胶、胶质紫草茸 来源: 胶蚧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质。待成虫成熟后采胶。一般在7~8月间进行,将采回的胶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铺成厚度不超过15~20厘米的一层,并在最初几天内每日翻动一次,以后可以2~3天一次,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 ...

阅读全文
红蓝花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六○:红蓝花汤 名称: 红蓝花汤 处方: 红蓝花1两,生干地黄(焙)1两,诃黎勒皮(烧黄色)5枚。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血晕,气乘虚上冲,心闷绝。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酒共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人行2-3里,再服。 《圣济总录》卷一六○:红蓝花汤 名称: 红蓝花汤 处方: 红蓝花2两,紫葛1两,芍药1两。 制法: 上...

阅读全文
北宋冯山《效皮陆体药名诗寄李献甫》(节选二)赏析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今人皆知宋代词韵历史最高,但不知药名诗这种小众诗作也是自官至太常少卿的陈亚始开始独树一帜。所谓药名诗,一般是指符合韵律要求且每句至少嵌入(含有)有一味或本字或谐音的药名的诗,即常说的“嵌入体药名诗”。据考证,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药名诗·重台信严敞》这首诗。而在唐朝后末期由文学家、诗人,世称“皮陆”的皮日休(字袭美,号逸少,号鹿门子)和陆龟蒙(字鲁望,自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湖散人...

阅读全文
瑞香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5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瑞香叶 出处: 《岭南采药录》 实际拼音: Ruì Xiānɡ Yè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叶片。 功能主治: 治疮疡,痛风。 ①《岭南采药录》:"治疮疡,捣烂敷之。" ②《现代实用中药》:"鲜叶或干叶,研成粉末,敷疮疡,消肿止痛。内服,治疮疡及慢性皮肤病,并治痛风。"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2钱。 复方: ①治面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