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产后四肢浮肿" 的结果

找到 9 条相关结果

产后三种常见病的中医调养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6-01 | 18 阅读

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产后调养,讲究坐月子,但坐月子的方法很多都是老一辈传下来,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新手妈妈及家庭成员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将信将疑者居多,因此急需一种权威的说法来指导产后调养。 恶寒身颤 羊肉补身助阳气 恶寒恶心、身体发抖、发热口渴,有许多产妇在生下孩子后会出现类似的症状。一直以来大部分的人认为这是产后伤寒。明代名医傅青主对于产妇所出现的这一病症加以辨证分析,得出产妇之...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产后门(下) 浮肿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6-10 | 13 阅读

郭稽中曰:产后四肢浮肿者,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却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投以甘逐大戟等药,以导其水,夫产后必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多致夭枉,但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陈无择曰:产后浮肿多端,有自怀妊肿至产后不退者,亦有产后失于将理,外感寒暑风湿,内则喜怒忧惊,血与气搏,留滞经络,气分血分,不可不辨,要当随所因脉证治之,小调经散治血...

阅读全文
《傅青主女科》女科下卷 产后 产后四肢浮肿第七十三
傅青主女科 | admin | 2025-05-29 | 13 阅读

产后四肢浮肿,寒热往来,气喘咳嗽,胸隔不利,口吐酸水,两胁疼痛,人皆曰败血流於经络,渗於四肢,以致气逆也,谁知是肝肾两虚,阴不得出之阳乎!夫产后之妇,气血大亏,自然肾水不足,肾火沸腾;然水不足则不能养肝,而肝木大燥,木中乏津,木燥火发,肾火有党,子母两焚,火焰直冲,而上克肺金,金受火刑,力难制肝,而咳嗽喘满之病生焉;肝火既旺而下克脾土,土受木刑,力难制水,而四肢浮肿之病出焉。然而肝木之火旺,乃假象...

阅读全文
利水益气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7 | 12 阅读

《胎产秘书》卷下:利水益气汤 名称: 利水益气汤 处方: 人参3钱,白术3钱,白芍1钱,茯苓1钱,陈皮6分,木瓜8分,苍术1钱,厚朴1钱,苏叶1钱,木通1钱,腹皮1钱。 功能主治: 产后四肢浮肿,皮肤光莹。 ...

阅读全文
调经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2 | 10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调经散 名称: 调经散 处方: 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没药(别研)、琥珀(别研)、赤芍药,各一两;细辛(去苗)、麝香(别研),各半两。 炮制: 上捣为细末,入研药匀。 功能主治: 治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于四肢,留滞日深,腐败如水,渐致身体面目浮肿。 又治因产,败血上干于心不受触,致心烦躁,卧起不安,如见鬼神,言语颠倒,并宜服之。 大抵产...

阅读全文
产后诸症
张氏妇科 | admin | 2025-05-18 | 6 阅读

产后血晕,败血冲肝也。山楂(三钱) 红花(二钱) 桃仁 官桂 香附 良姜 莪术(各一钱)产后头痛、发热、口干、饱闷、出汗者,由饮食过多也。以消食祛风为主,数日内治∶山楂(三钱) 莪术 天麻 桔梗 陈皮 麦芽 红花(各一钱) 黑干姜(八分)产后作寒作热,血入心肺则热,血入脾胃则寒,寒热相生故也。认为疟治者,非也。三棱 莪术 红花 桃仁(各二钱) 官桂 黑干姜(各一钱) 山楂(三钱)产后四肢浮肿,因...

阅读全文
产后水肿
胎产秘书 | admin | 2025-06-25 | 3 阅读

产后四肢浮肿,皮肤光莹,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故也。当大补气血为主,佐以苍术、白术、茯苓等药。虚,加人参、木通。热,加麦冬、条芩。若因风冷湿气伤表无汗而肿,宜五皮散加姜皮、半夏、苏叶以微表之,使水气从皮毛而出,然后以补剂调理。利水益气汤人参 白术(各三钱) 白芍 茯苓(各一钱) 陈皮(六分) 木瓜(八分) 苍术 浓朴 苏叶木通 腹皮(各一钱)五加皮散加皮 腹皮 茯皮 骨皮 姜皮(各等分)  ...

阅读全文
产前后十八论乌金散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admin | 2025-06-23 | 2 阅读

妇人万病,皆因血气而生,就中产后乖违,诚难救疗。百日之内,变证尤多,或坐即运绝,卧即口干,经日多言,还应心闷,或伤热食,变作崩中,饮冷服凉,便成腰痛。败血入腹,则胁胀虚鸣,恶露上冲,乃或呕逆。脾之受血,发则伤寒;肝气有邪,即多嗔怒;肺之被挠,气闷喘粗;胃脏未安,多为腹胀。败血流走,百节酸疼,留滞四肢,皮肤俱肿,失音不语,还因败血入心,散为淋沥,亦是血之入腹。大抵虚弱,积血所为,三焦不调,众疾皆起...

阅读全文
浮肿
产鉴 | admin | 2025-06-08 | 2 阅读

产后四肢浮肿者,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不能复还,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多用导水之药,极能虚人,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谓虚虚,多致夭枉。丹溪曰∶产后肿,必用大补气血为主,少佐以苍术、茯苓使水自利。薛立斋曰∶前证若寒水侮土,宜养脾肺,若气虚浮肿,宜益脾胃,若水气浮肿,宜补中气,当参杂证本门。白术汤治心腹坚大如盘,名曰气分。枳实(一两半) 白术(三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