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轮" 的结果

找到 26 条相关结果

八廓
五官科 | admin | 2025-05-30 | 19 阅读

【八廓】眼科中与五轮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从部位说,将眼外部按脏腑表里关系,分为“水廓”,“风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泽廓”,“山廓”。水廓相当于瞳神水轮,风廓相当于黑睛部分的风轮,天廓相当于气轮,地廓相当于肉轮,火廓、雷廓、泽廓、山廓相当于血轮(内眦、外眦的上、下方)。八廓在古代眼科中曾作为辩证之用,但各家说法不一。杂有迷信色彩,后世亦少用。...

阅读全文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4 | 18 阅读

辽宁彭氏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内外特定腧穴进行针刺而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是针灸术的一部分,是我国已故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在国内针灸临床首创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脑血栓后肢体障碍、腰椎间盘脱出症及改善心脏病患者的胸闷、气短症状疗效十分显著。 彭氏眼针理论基础核心 辽宁彭氏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八卦学说为指导思想,以眼与脏腑经络密切关系为依据,并于临床中不断实...

阅读全文
中医古籍名称之文化内涵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17 阅读

中医古籍是众多先贤穷其一生的经验总结,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间里,留给后人最大量的信息,总是言简意赅,尤其在书名的选择上,更是殚精竭虑。我们后人读古籍,领会文意的同时,不能忽视言外之意。现举几个书名,与大家同享其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完书。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

阅读全文
眼针技术的祖国医学理论原理
眼针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历代医家用来阐述眼与脏腑相互关系,并指导诊治眼病的两种学说(五轮、八廓),分别由五行、八卦说衍化而来。五轮指风轮、气轮、肉轮、血轮、水轮,是将眼划分为五个部位,分属于不同的脏腑,从而把眼局部与脏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用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眼病的辨证论治。八廓是将白睛按八卦的部位划为八个不同的方位,而后各隶属于六腑、心包和命门。当眼睛发病时,可通过观察白睛呈现的血脉丝络的方位及其色泽、粗细...

阅读全文
瑶医特色诊法之目诊概述
瑶医 | admin | 2025-06-06 | 15 阅读

(一)概念 瑶医目诊是瑶医诊法中最有特色的诊法之一,它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诊法;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判断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从而诊断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给我们提供洽疗或预防的依据,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整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二)瑶医目诊的特点 瑶医目诊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

阅读全文
五台山密宗气功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0 | 15 阅读

五台山密宗气功属意定派佛家密宗功法。由鲁忠发整理发表于1990年。 临床应用:主要是通过练本功,提高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达到身康体健。 练功方法:功法修炼有三密:密印,密意,密咒。即手结契印,意作观想,口诵真言。其部分修炼内容:①鼓荡内气:取自然站桩势或端坐势,闭目闭口,放松身体,心平气和,把意念集中在全身所有的皮下肉上之间的隔膜上,2~3分钟,至感觉到隔膜存在后,用意念不断的由里往外,由外往里挤...

阅读全文
麻痹性斜视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麻痹性斜视分为先天性、后天性两类,前者中先天发育异常、产伤等引起;后者可由外伤、炎症、血管性疾病、肿瘤和代谢性疾病引起。 麻痹性斜视类似于中医学的“风牵偏视”。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目偏视、坠睛、坠睛眼。以坠睛为名记载见于《太平圣惠方·治坠睛诸方》,书中认为:“坠睛眼者,由眼中贼风所吹故也,……则瞳人牵拽向下”,而《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谓:“人脏腑虚...

阅读全文
头针的中医及局部和整体理论
头针 | admin | 2025-05-11 | 15 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中反复提到一个重要的见解,即在一个生命体中的局部有整体的信息。如《道德经》:“万物皆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吕氏春秋》:“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宋代朱熹也有类似的论述:“物物具一太极谓之全,亦可谓之偏,亦可以理,言之则无不全以气,言之则无不偏“以及“物物一太极,总此一太极”等。意思皆指以人和自然而言,天地为一大宇宙,人身为一小宇宙并含有天地的大宇宙的信息;从人身而言,...

阅读全文
眼干燥症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05 | 15 阅读

目前公认的眼干燥症(干眼症)是以泪液产生减少、黏液分泌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泪膜液性成分的绝对和相对缺乏、眼表泪液分布异常、泪液蒸发增加为共同特征的综合征。对于这种干眼症,患者只要注意一下生活方面的调节,往往治疗效果比较好,完全是可以治愈的。但干眼症加重将导致严重的眼表疾病,包括角膜表面磨损、丝状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等并发症最终导致角膜混浊和视力丧失。本病属祖国医学“白涩病”、“神水将...

阅读全文
杂病•外感•面风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面肿虚食热不食,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能食者,风虚,面麻木,牙关急搐,升麻胃风汤;不食者,风热,面唇黑,心悬如饥,防风通圣散。内伤气促者,升麻顺气汤。颊腮同此分虚实;面肿搭颊搭腮,仍以能食为风虚,不食为风热。搭颊连齿肿、出血者,胃火也,清胃散。搭腮因膏粱积热者,升麻、黄连、连翘、牛蒡子、白芷等分,水煎。连耳上,加羌活;耳下,加柴胡。内虚食少者,补中益气汤。耳后微肿者,肾虚也,肾气丸料水煎服(详外科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