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临床意义" 的结果

找到 50 条相关结果

白内障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晶状体混浊就称为白内障,当各种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状体囊通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状体蛋白变性,纤维出现水隙、空泡、细胞上皮增殖等改变,透明晶状体变为混浊即形成白内障。 晶状体轻度混浊不影响视力者没有临床意义,当混浊使视力下降时,才认为是临床意义的白内障。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将晶状体混浊并使视力下降到0.7或0.7以下者作为诊断指标。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多见的,后天形成的原发性白内障。一般为双侧发...

阅读全文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4 | 18 阅读

辽宁彭氏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内外特定腧穴进行针刺而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是针灸术的一部分,是我国已故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在国内针灸临床首创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脑血栓后肢体障碍、腰椎间盘脱出症及改善心脏病患者的胸闷、气短症状疗效十分显著。 彭氏眼针理论基础核心 辽宁彭氏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八卦学说为指导思想,以眼与脏腑经络密切关系为依据,并于临床中不断实...

阅读全文
慎柔养脾阴秘诀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慎柔(1572—1636),姓胡名住想,明代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从小被寄养在僧庙,长大后遂削发为僧。曾患痨病,经当时名医查了吾悉心诊治获愈,之后开始精研医学,先后拜查了吾及周慎斋为师,尤其对虚损、痨瘵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慎柔有《慎柔五书》遗世,该书卷三“虚损秘诀”一文,公布了养脾阴秘诀:一是方药秘诀即慎柔养真汤;二是煎药秘诀即“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 “损病六脉俱数,声哑,口...

阅读全文
低血压飞针疗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血压的总称。但是正常血压可以随着昼夜和季节的更替而出现波动,而且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来讲,正常血压是一个范围,而不能以一个数值代表,故要对具体个人作出低血压判断时,应在不同日的同一时间多次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而且所测的血压值,仅能作为参考,其临床意义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

阅读全文
瑶医特色诊法之目诊概述
瑶医 | admin | 2025-06-06 | 15 阅读

(一)概念 瑶医目诊是瑶医诊法中最有特色的诊法之一,它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诊法;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判断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从而诊断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给我们提供洽疗或预防的依据,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整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二)瑶医目诊的特点 瑶医目诊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

阅读全文
陈全新针灸补泻手法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陈全新,男,1933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针灸治疗中风、失眠、面瘫及养生方面经验丰富并独具特色,是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第三代传承人。 针刺补泻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又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针刺补泻的基本原则...

阅读全文
中医降脂有奇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5 阅读

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含量超过正常值,其中以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值的增高最有临床意义。国内一般规定血清总胆固醇正常值为5.2mmol/L(20mg/dl)以下,血清甘油三脂的正常值为1.70mmol/L(150mg/dl)以下,超过此标准为高脂血症。中医将高脂血症称为痰证、湿浊、眩晕、肥胖。除了服用药物之外,中药食疗、手法按摩也能降脂。 常常按摩降脂穴 常用的降脂穴有内关、足三里、...

阅读全文
真脏脉
诊断 | admin | 2025-05-09 | 15 阅读

【真脏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的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各显现出特别的脉象,但均没有“胃、神、根”的脉气,尤其没有从容和缓之象。其中,肝的真脏脉弦硬劲急,脉体的紧张度很高,切按下去像触刀刃般绷紧;心的真脏脉坚硬而搏手;肺的真脏脉大而空虚;肾的真脏脉是搏手若转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般的坚实;脾的真脏脉是软弱无力,快慢不匀(《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脏脉的出现对诊断某些慢性病...

阅读全文
刮痧技术的注意事项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02 | 15 阅读

1)拔罐时,必须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2)医者应根据所拔部位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罐;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罐具漏气脱落。 3)患者宜选用舒适体位,不要随便移动。局部皮肉如有皱褶、松弛及体位移动等,罐易脱落。 4)初次治疗及体弱、易紧张、年老等易发生意外反...

阅读全文
中医推拿之经络与腧穴
推拿基础 | admin | 2025-05-10 | 14 阅读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积累、归纳、升华而成的系统理论,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经络具有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功能。《内经》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儒筋骨,利骨节”的生理功能。《内经》又认为:邪气侵袭人体,“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才舍于孙脉;留而不去,才舍于络脉;留而不去,才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