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西汇通" 的结果

找到 10 条相关结果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演变与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黑龙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其传统医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验传承。这里的土著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不屈不挠,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和生命智慧。他们主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外来特色文化,南北兼容,中西合璧,创造了独具东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为丰富中华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满族的繁衍生息是龙江医药文化的根系和源泉。满族人民长期聚集生活在东北地区,历史上满族曾建立“金”和“大清...

阅读全文
流派纷呈新时代 传承发展新征程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南京市中医院承办的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南京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成立会议在南京举行。专家们就现代中医流派传承的特点、中医流派传承中的问题以及中医流派传承模式等进行了研讨。 国医大师王琦: 现代中医流派传承的三大基点 狭义中医流派是指以师承为核心,有独特主张的医家群体,而广义的中医流派还包含了以学术理论或经典为核心的中医学派以及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

阅读全文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2 | 17 阅读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以邵经明教授(1911-2012年)为创始人,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针灸治病救人为目的、弘扬针灸学术、具有河南特色的针灸流派,对针灸尤其是河南针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邵经明 传统中医学的传承 邵老十多岁便在仁和堂当学徒从此和医学结下不解之缘。当学徒期间,他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去解除民众疾苦,便常利用闲暇自学《药性赋》《伤寒论》等医籍。东家见其勤奋好学,又具有...

阅读全文
肺生皮毛
身形脏腑 | admin | 2025-06-05 | 15 阅读

【肺生皮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肺与体表皮毛相合(所谓“肺合皮毛”),这是一种脏器与组织相关的联系。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调节呼吸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认为有散气的作用。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肺有敷布阳气、外卫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多有自汗;卫...

阅读全文
《医林改错》版本及王氏族谱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王清任(1768年6月30日——1831年3月29日)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字勋臣。青年时曾 “纳粟捐千总”,获“武庠生”衔,未入行伍。二十岁许学医,终成医林巨擘。清任晚年将其一生医学理论与治验收于《医林改错》,撰成中医不朽经典,影响巨大而深远。 《清史稿·艺术传》记载:清代医学,多重考古。当道光中,始译泰西医书,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以中国无解剖之学,宋元后相传脏腑诸图,疑不尽合,于刑人时...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脾”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4 | 15 阅读

花拥鸳房。记亸肩髻小,约鬓眉长。轻身翻燕舞,低语啭莺簧。相见处,便难忘。肯亲度瑶觞。向夜阑,歌翻郢曲,带换韩香。 别来音信难将。似云收楚峡,雨散巫阳。相逢情有在,不语意难量。些个事,断人肠。怎禁得恓惶。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 这首《意难忘·妓馆》是苏轼的作品,反映出作者提倡女性解放的进步思想。《意难忘》为苏轼自度曲,因词中“便难忘”句而得名。为何“便难忘”成了“意难忘”?这其中蕴含着中医学...

阅读全文
中西医汇通首倡者唐宗海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10 | 11 阅读

[主内容]        中国近代第一位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医家——唐宗海(1846—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中医八大学派之“汇通学派” 即“中西医结合流派”创始人之一,他更与众不同的是打破了历代儒医的传统生成模式——“业儒不就,因习医”——明清以来唯一进士医生。经过11年时间于1884年写成创止、消、宁、补之要法的血证诊治之大成《血证论》,“实事实理,有凭有验”、精辟独到,至今仍...

阅读全文
医者自医之医方
医医医 | admin | 2025-06-24 | 2 阅读

读书宜识字,顾名即思义,人事尽如斯,少弊自多利。今医者满天下矣,试问以医字作何解说,莫不张口茫然,如坠烟雾。字且不识,而欲其技之良、道之精,得乎?医之字义从匚从矢从 从酉。匚受物之器,受矢于器为医。《说文》训为“盛弓弩短矢器”,加 于右上, 亦兵器,下复从酉,酉,古酒字,古为毒物,故大禹绝之(石顽谓为从古服药多以酒助,非也)。神农尝毒,经谓药多为毒物,凡治某病皆谓以某药毒之,《内经》亦多如此,即...

阅读全文
优质的中医书籍
中医之钥 | admin | 2025-05-28 | 2 阅读

古籍部份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论4、金匮5、针灸大成6、伤寒杂病论7、千金要方翼方近代优良中医书籍1、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四川唐容川字宗海着);2、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江苏淮阴曹颖甫着);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着);4、单穴治病选萃(人民卫生出版社);5、疾病预测学(杨力着,北京科学出版社);6、经方实验录(姜佐景着)。7、针灸大成明朝杨继州编写。还有很多好的中医书籍在大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