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药方剂" 的结果

找到 44 条相关结果

中药方剂的变化规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组织药方既有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有随证加减变化的灵活性,所谓“病有千变,方亦有千变”,但方剂的组成,又是极为严密的。同一方剂,如果有一味药的加减或者剂量有所变更,整个方剂的作用也就不同。如清热的黄连,配半夏则止呕,合木香则止痢,伍吴莱萸则治吞酸。又如黄芩,配猪胆汁能泻肝火,配桑皮能泻肺火,合白术则安胎,伍白芍能止痢。 方剂的变化形式,约有以下四种: 1.药味增减的变化 即指增减方中次要的药物,使该...

阅读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的饮食与功能锻炼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中轴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其发病特点,中医将其归属“大偻”的范畴。在汉朝之前中医就已经对强直性脊柱炎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黄帝内经》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大致说明了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病机。 《黄帝内经》中首次对痹证进行了描述,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在病因上强调了风、寒、湿三邪合至而为痹,即说明多种外邪的共同作用是痹证发...

阅读全文
诗咏扁豆 健脾化湿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17 阅读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扁豆被视为美好祥瑞之物,寓意着思乡情愫、丰收富足、多子多福。 明代诗人王伯稠作《扁豆花》:“豆花初放晚凄凉,碧叶荫中络纬啼。贪与邻翁棚底语,不知新月照清溪。”清代诗人黄树谷作《咏扁豆羹》:“负郭无农课,他乡学圃能。短墙堪种豆,枯树惜沿藤。带雨繁花重,垂条翠荚增。烹调滋味美,惭似在家僧。谷雨方携子,梅天已发秧。枝枝盘作盖,叶叶暗遮旁。伏日炎风减,秋晨露气凉。连朝僮仆善,采摘报盈...

阅读全文
中医药酒自制
药酒制作 | admin | 2025-05-04 | 17 阅读

药酒在中药方剂学上被称为酒剂,一般是把可入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按一定比例浸泡在白酒、黄酒或葡萄酒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因为酒有通血脉、行药力、温肠胃、御风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药配伍可增强药力,既可防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 制作药酒是有讲究的,应选50~60度的优质白酒,酒精浓度太低太高均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对不善饮酒者也可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为基质酒,但...

阅读全文
药酒的命名
药酒常识 | admin | 2025-05-03 | 17 阅读

最古的药酒方与其他中药方剂一样是没有名称的,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所记载的药酒方,就没有具体的方名。这种情况在唐代方书中仍保留不少,如《干金要方·脾脏下》“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差方。”《外台秘要》卷十五的“疗风痹瘾疹方”等。 最早的药酒命名,现见于先秦及汉代,如《内经》中的“鸡矢醴”及《金匮要略》中的“红蓝花酒”等,多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这方法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汉代以后...

阅读全文
理气润肺除秋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自古以来,中药方剂名之多,数不胜数,但遍阅各种医学典籍,却找不出一剂《红楼梦》中的江湖郎中王道士所言之“疗妒汤”来。此方选药精当,入口甜津津、润丝丝,倒确是深受平时爱妒忌的女孩子们欢迎。 当然,王道士说这个方子本是为逗宝玉一乐,以解午倦。宝玉去天齐庙烧香还愿,饭后至静室安歇,众嬷嬷恐他一时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这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平时好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号称丸散膏丹、色色俱...

阅读全文
儿童厌食症 调整要得法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6 | 16 阅读

“这孩子不愿意吃饭,还挑食”,“大夫你看这小脸瘦的,也不长肉,比班里大多数同学都矮”……儿科医院专家介绍,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医院,不是因为感冒发烧等疾病困扰,而是孩子训也训了,哄也哄了,却仍是不能好好吃饭。 据专家介绍,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故脾胃的运化受纳功能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儿厌食症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而要确定孩子厌食的原因,首先要了解...

阅读全文
杜文端公的医学家风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15 阅读

在山东省鲁北地区,滨州杜家是一个很出名的家族。这个家族自明朝初年由河北枣强县迁徙到滨州城内,繁衍生息,俊杰辈出,甚至许多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中都有这个家族子孙的身影。明朝时反对宦官魏忠贤专权的“海内直臣”杜诗(曾任江西、湖广布政使,俗称“方伯”,所以滨州的杜家故居也被称作“方伯第”)即是这个家族的子孙,他这一支子孙中更是人才辈出,所谓“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真是历史上少有的长盛不衰的家族之一。...

阅读全文
中医药与历史、文学、艺术关系密切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中国医学与历史、文学、艺术向来颇有渊源,中医药以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表现自然科学知识的特点,在这个方面得到了突出的反映。中医药的知识以及与中医药相关的内容,不仅存在于上万种中医药古籍中,而且广泛存在于经、史、子、集各部类古籍中。如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诗经》、《楚辞》等,分别记载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尚书》、《礼记》、《春秋左传》、《战国策》、《管子》、《老子》、《庄子》、《论语》等诸子著作也记载...

阅读全文
汉代时期的药酒
药酒文化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汉代,随着中药方剂的发展,药酒便渐渐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其表现是临床应用的针对性大大加强,所以其疗效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收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二十五个医案,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医案记载,其中列举了两例以药酒治病的医案,一个是济北王患“风蹶胸满”病,服了淳于意配的三石药酒,得到治愈。另一个是茁川有个王美人患难产,淳于意用莨菪酒治愈,并产下一婴孩。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