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医药理" 的结果

找到 48 条相关结果

儒医的思想境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中医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历史足迹中,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历史。儒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其繁衍生息、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文明历数千载而不衰,与文化道统的传承和维系紧密相关。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通过系统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

阅读全文
中医药成语小絮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和记录,其内容丰富多彩。在成语的大家族里,中医药是一个大的主题,从成语中研究中医药能更准确学习中医知识、掌握中医药理论。 病入膏肓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小痛小痒,疾在腠理,要是大病一场,那就是病入膏肓。膏指心尖脂肪,肓乃心尖和膈膜之间的位置。古人认为膏肓是药力不能到达的地方。所以这个成语是说病已危重到不能救治的程度,多用来比喻境况严重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三国演义》五...

阅读全文
学中医必须读书论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门。历代医家在繁忙的诊务之余,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文献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亦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

阅读全文
身边的食物与药品搭配禁忌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在复方中,某些中药不宜互相搭配运用。早在《本经·序例》对“七情”的描述中就说:“勿用相恶、相反者”,这一直是后世配伍药物的禁忌依据。其中,相恶、相反,是被建议禁止配伍的种类,“十八反”便是其中代表。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各有不同: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些药物通过减低其某些性能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副作用而更有利于病情,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所以并非绝对禁忌;而...

阅读全文
茶饮发展史简介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中国是世界茶饮的发源地,在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具有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最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即已认识到茶饮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从最初的粗浅认识到系统地研究和利用茶饮,并逐步形成茶文化、茶艺术、茶习俗、茶医药,这期间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茶饮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茶饮的医疗保健应用是伴随着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而发展的。 茶饮的起源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神农...

阅读全文
广府金汤的前世今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8 阅读

岭南人钟情喝汤是与中原人移民岭南密切相关的。岭南历史上,自秦汉至明初,先后经历过四次较大规模的自中原向岭南的移民。由于岭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有着近万里海岸线,植被丰富,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泽繁多,从而导致湿气厚重,气候闷热,瘴气普流,使南下的中原人易致湿邪内侵,热邪犯扰,瘴邪困腑,导致各种小疾微病。岭南人经世代相传,潜心钻研,结合中医药理论,慢慢地发明出多种美味的老火靓汤,既祛湿降火又...

阅读全文
中医学原创微观理论《玄府学说》述评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何谓“玄府”?不少人都知道《黄帝内经》中的概念,一谓“汗孔”,“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明·张景岳《类经》),故名之;二谓“气门”,“所以通行营卫之气,故曰气门”(清·薛雪《医经原旨·疾病第九》);三谓“鬼门”,“开鬼门,发表汗也”(清·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汤液醪醴篇第十四》);四谓“腠理”,“腠理开,汗大泄。”(《灵枢·岁露论》)其实,还有不为人熟知的第五种答案,那就是800多年前金元医家刘完...

阅读全文
儒医四季皆读书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7 | 17 阅读

自古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说的是读书人走不了仕途,做医生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中医和汉语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就是当了官,也可做良医“坐堂”,古时大有人在,如东汉医圣张仲景。要做一名良医,关键是要坚持读书学习,养成修身慎独、研习药理、胆大心细的作风,当一名好儒医。 民国时,湖北崇阳出了个儒医熊伯伊,博学多才,酷爱读书,为自己题座右铭《四季读书歌》,播扬海内。 诗文其一曰:“春读书,兴...

阅读全文
四气、五味是中医食疗养生的基础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16 阅读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气、五味等),是中医食疗养生的基础。按照中医药理论,应根据不同的病、证对食物进行选择。因此把握好食物的性味极为重要,这样才能熟练地驾驭食疗养生,做到有的放矢。 食物的“四气”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和药物均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又称“四性”,是依据其被人服用后引起的反应而定。通常分为寒凉和温热两大类,以及介于四气之间而无明显偏颇的平性。 寒凉食物大多具有清热、...

阅读全文
医家许国祯调治忽必烈腿疾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中国历代都有许多这样的中医,他们默默耕耘,使得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得以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许国祯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医人。 许国祯,山西人,字进之。他的祖辈、父辈皆通医,许国祯“尤精医术”。元世祖忽必烈尚未登基之前,许国祯是被征召进宫的医生,其母也是同时期的后厨人员。因为在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许国祯的母亲不仅略通医术,还做得一手好菜。对汉文化接触很少的庄圣皇太后(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正妻、忽必烈的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