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广告请联系QQ51823242,每月100元。
通过访问和使用本网站,您表示接受并同意遵守本服务条款的所有条款和条件。如果您不同意这些条款,请不要使用本网站。
本网站提供视频内容、文章和其他相关服务(以下简称"服务")。我们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无需事先通知。
要使用某些功能,您需要创建一个用户账户。您同意:
您同意不:
本网站及其原始内容、功能和特性完全归我们所有,并受国际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和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法律的保护。
本网站按"原样"和"可用"的基础提供。我们不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间接、附带、特殊、后果性或惩罚性损害承担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数据损失或其他无形损失。
我们保留随时修改这些条款的权利。我们将通过在本网站上发布新条款来通知您任何更改。继续使用服务即表示您接受修改后的条款。
我们可自行决定终止或暂停您对服务的访问,无需事先通知或责任,如果您违反这些条款。
这些条款构成您与我们之间的完整协议,并取代任何先前的协议。如果这些条款的任何部分被认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部分仍将完全有效。
找到 115 条相关结果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目前国内有数十家中医药博物馆,其馆藏各有特色,从不同维度记录、刻画着一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皇皇巨著。本版开设《走进中医药博物馆》专栏,首期带领大家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该馆是建馆较早的中医药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且颇具特色,本报记者用手中之笔和别样视...
阅读全文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迎来了毛泽东1958年10月11日为《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重要批示(以下简称“批示”)及我国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日。同庆同贺! 重温毛泽东彪炳史册的重要“批示”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批示。全文如下: 尚昆同志:此件很好。卫生部党组的建议在最后一段...
阅读全文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二集《年华》中,讲述了邓家父子的灵芝故事。 邓桂庭在武夷山里采摘了一辈子的野生灵芝,在他的概念里,只有那些生存在大山深处、难以获得的野生灵芝才是真正的救命仙草。他的儿子邓忠贵却认为,在大棚中人工种植的灵芝可以在最好的时节收获,还能获得珍贵的灵芝孢子粉,再加上现代破壁技术的支持,能使灵芝最好的精华得到提取与利用。 尽管父子之间因此存在隔阂,却总能在每次家庭聚会时,...
阅读全文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在河南方言里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既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长期宣传的结果,也和群众对中医的理解密切相关,读来饶有趣味。 攀睛和眵目糊 刚当乡村医生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患者说“攀金眼”这个名词,以为是“眼冒金星”或者是“飞蚊症”之类的疾病。直到有个患者来找我,说得了“攀金眼”,问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我才明白,原来是“翼状胬肉”,中医称之为“胬肉攀睛”,简...
阅读全文中药仿单是附在单味中药或中成药包装上的药物说明书,主要介绍了药名、性味、功用、应用范围、禁忌、注意事项等,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作用于宣传药店的名号、地址、经营范围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各地个体经营的中药店中常能看到药店为扩大经营、招揽顾客、服务大众,在门前张贴广告、悬挂葫芦、画鱼符,橱窗里摆放着藏红花、冬虫夏草、海马、牛黄、珍珠、鹿茸、灵芝等多种奇珍名贵药材,并沿用多种多样的单味中药饮片...
阅读全文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在陇原大地上,踏着先民文明的足迹,我们依稀能看到祖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留下的对生命、健康、疾病、治疗和养生的独特诠释。 人文伏羲 医理肇始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诞生在甘肃天水,他画八卦释阴阳、“味百药而制九针”,开辟了中医药之先河。 岐黄问答 千载流芳 五帝之首黄帝,在甘肃平凉...
阅读全文贾治中 1990年前后,山西中医学院(现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贾治中教授从太原旧货市场上淘回一本《群英会》钞本,内容是以中药药名为角色展开剧情演绎。那时教学任务繁忙,他并未细审这本书。1992年冬,贾治中将《群英会》与几种古代本草书籍逐条对勘,发现此书具有较大的科普价值,又是寓教于乐的戏曲形式,十分难得。于是他便开始校注此钞本,同时又展开了其他版本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至今已20余载...
阅读全文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公元1123年出生,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是宋朝爱国名臣洪皓的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大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主要作品《容斋随笔》《夷坚志》属于笔记集,考据精确、议论高简、涉猎广泛,被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崇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纵览书中有关中医药的经典摘论、史实记载、医家轶事,涉及医学史、本草学、炮制学、方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