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医药发展" 的结果

找到 40 条相关结果

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26 阅读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目前国内有数十家中医药博物馆,其馆藏各有特色,从不同维度记录、刻画着一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皇皇巨著。本版开设《走进中医药博物馆》专栏,首期带领大家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该馆是建馆较早的中医药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且颇具特色,本报记者用手中之笔和别样视...

阅读全文
《东京梦华录》中的医药盛况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东京梦华录》是记述北宋后期都城汴京风俗人情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成书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作者孟元老生活于宋徽宗崇宁癸未年(1103年)至南宋宗建炎元年(1127年)间,曾跟随父亲在当时的都城汴京生活与游历。北宋灭亡后,南宋将都城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跟随南渡的孟元老非常怀念在汴京20余年的生活,凭记忆记录了当时京都的繁华。 此书聚焦于汴京当时的城市布局、街巷走向、民风民俗、典章...

阅读全文
甘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在陇原大地上,踏着先民文明的足迹,我们依稀能看到祖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留下的对生命、健康、疾病、治疗和养生的独特诠释。 人文伏羲 医理肇始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诞生在甘肃天水,他画八卦释阴阳、“味百药而制九针”,开辟了中医药之先河。 岐黄问答 千载流芳 五帝之首黄帝,在甘肃平凉...

阅读全文
中央苏区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19 阅读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整合和利用掌握的医疗资源,实现了中西医的有效协调和结合,不仅满足了当时艰难困苦环境下红军和民众的医疗救治需求,保障苏区军民的健康、恢复革命军队的战斗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来的“团结中西医”和新中国的“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中医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即使在偏远山区,中医始终是民众的感情深处不可撼动的选择。中央苏区地处闽赣偏僻的...

阅读全文
内蒙古中医药发展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绵绵犹,六十载春秋;浩浩荡,千万里长川。 岁月流金,中医药云蒸霞蔚,风景这边独好;春秋溢彩,内蒙古日新月异,江山如此多娇。日月争辉,共和国山欢水笑,燕舞莺歌,神州九域生紫气;悬壶济世,医府地凤鸣龙跃,鲲化蛟腾,云天万里献精诚。 内蒙物华天宝桃芬李芳喜看绥远医杰俊采星驰蜚寰宇;青山钟灵毓秀艺馨文昌遍观中医英才大家云集傲苍穹。青城河岳钟灵,卫健委春风化雨,一片丹心惠泽民众;海亮人文荟萃,中医院玉树成...

阅读全文
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如果要在千百年来中国中医药史上选出前十位在历史节点上有巨大贡献的医家,朱丹溪一定算一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不是指金元四大医家的学术流派之争,另有含义。 首先,“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涉及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与官方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争。《局方》作为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在当时是所有医家行医的标准与指南,而朱丹溪所提出的“阳有余...

阅读全文
科技创新激活中医药时代动力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行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诺贝尔奖领奖台上,一株小草讲述着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故事;“中医药是我们应对重大传染病的底气。” 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一张张良方见证着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飞跃;“我国学者每年发表中医药SCI论文3000余篇。”世界医学舞台上,一次次亮相证明着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实力。 这是创...

阅读全文
国医大师石学敏谈罐疗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拔火罐既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方法;既在医院里为医生所用,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地区的欢迎。这是中医药发展的标志,也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罐疗更好、更快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介绍了关于罐疗的历史发展、在治疗已病未病上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罐疗历史悠久 罐疗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之一,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

阅读全文
中医养人,书法养心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中医与书法乍看并没有交集,但细思之下却发现二者在许多方面确有相通之处。比如二者同属于中国国粹,文脉同宗同源,相互触类旁通,彼此影响发展。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阴阳互根 阴阳五行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是有历史根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认为疾病系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

阅读全文
民国时期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1911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海峡两岸中医药的发展颇为艰辛与困难。但不论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或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或在日本占领台湾地区期间,都未能阻挡两岸同胞对祖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与交流,他们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奋力的抗争。虽然中医药发展面临空前的困难,但是,海峡两岸中医界同仁仍然以各种形式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两岸中医药交流不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也体现了海峡两岸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