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医传统" 的结果

找到 107 条相关结果

药酒制作工具
药酒制作 | admin | 2025-05-29 | 23 阅读

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一般选用砂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如铁、铜、锡之类的器皿,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与药物及酒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砂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

阅读全文
冬日“艾灸养阳”有诀窍 你必须了解的艾灸知识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6 | 23 阅读

艾灸是一项普及性广、操作容易的中医传统技术,施灸于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穴位,能够达到怡和气血、通调经络、补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方法又称为保健灸法。 一、为什么选择艾灸? 《黄帝内经》认为,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的一生就是阳气由强到弱,缓慢消耗的过程。宋代医家窦材认为,人体的衰老现象与阳气的消耗相联系:人到晚年会出现阳气虚衰而手足不暖、动作艰难;或出现下焦元气虚疲而影响夫妻生活...

阅读全文
从矿山霍乱案谈用药求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4 | 20 阅读

电视连续剧《老中医》中有一段讲述矿山发生霍乱,翁全海不顾个人安危极力救治的故事。 翁全海智斗奸商救霍乱 矿场发生霍乱疫情,矿工们暴毙者众多,翁泉海不怕传染,自告奋勇前去矿上诊治。不料矿上黑幕重重,利益集团草菅人命。翁泉海临危不惧,自筹资金,冒着随时有被暗杀的危险,和矿上黑恶势力斗智斗勇,以精湛的医术,终于控制了霍乱病情,拯救了大批矿工的性命。返程路上,又遭遇匪徒拦截,要剁下他的三根...

阅读全文
开穴闭穴经络穴位贴敷法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21 | 20 阅读

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传统的穴位贴敷只是中药膏贴穴位,忽视了穴位贴敷前后穴位、经络的状态。传统经络学说认为,穴位是有开阖状态的,子午流注针法即是重视穴位状态的一种针刺方法。为了提高穴位贴敷的治疗保健效果,在传统的穴位贴敷的基础上,结合穴位状态的调整,我们创新了开穴闭穴经络穴位贴敷技术。开穴闭穴经络穴位贴敷技术是在继承传统穴位贴敷疗法、手指点穴法的基础上,结合经络穴位...

阅读全文
老年人健身散步锻炼的养生保健方法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普通散步速度应保持在每分钟60至90步,每次20至30分钟为宜。此方法适合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快速散步时昂首阔步、健步快走,每次30至40分钟。此方法适合于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患者。 逆向散步又称倒退散步。散步时膝盖挺直,目视前方,每次先倒退100步,再向前走100步,反复多次,以不觉疲劳为宜。此法可防治老年腰腿痛、胃肠道功能紊乱。 定量散步是按照特定...

阅读全文
广府金汤的前世今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8 阅读

岭南人钟情喝汤是与中原人移民岭南密切相关的。岭南历史上,自秦汉至明初,先后经历过四次较大规模的自中原向岭南的移民。由于岭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有着近万里海岸线,植被丰富,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泽繁多,从而导致湿气厚重,气候闷热,瘴气普流,使南下的中原人易致湿邪内侵,热邪犯扰,瘴邪困腑,导致各种小疾微病。岭南人经世代相传,潜心钻研,结合中医药理论,慢慢地发明出多种美味的老火靓汤,既祛湿降火又...

阅读全文
春暖花开踏青季 过敏性鼻炎防与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春季春暖花开,让人赏心悦目,却容易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特别是过敏性鼻炎。北京常女士说不仅是春天,每逢季节更换,她的老毛病过敏性鼻炎就频频发作,打喷嚏、流鼻涕,可谓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存在误区,结果导致治疗效果不好且反复发作。对于如...

阅读全文
针刺镇痛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针灸治疗疼痛可追溯到砭石时期,《帛书》中已有灸法镇痛的记载,《内经》中涉及疼痛的篇章有十余篇,有三篇是痛症专论,对疼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转归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疼痛的理论。在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一书中,针灸疗法最常用的是治疗局部或附近部位的各种疼痛,在所罗列的三百多个穴位中绝大多数有这种功能。 目前临床上,疼痛性疾病依然是针灸的主要适应症之一,1996年世界卫生组...

阅读全文
从《易经》“三易”谈中医继承发扬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3 | 18 阅读

中医“道”的形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文思想一脉相承、息息相关,是历代中医必须学习掌握的内容。 传承中医的过程中,努力正本清源并尽量原汁原味地加以继承,是中医保持生命力及发挥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发展史闪耀着自省、外引、创新、完善的光芒,当下中医要扩大影响,走向世界,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扬。 《易经》即《周易》,传说其历经伏羲、文王、孔子之著,成书于先秦的文化轴心时代。《易经》是...

阅读全文
春宜:养肝排毒调脾胃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春天阳光明媚,气候和暖。专家提醒,尽管天气逐渐转暖,仍然要重视养生细节。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张钟爱主任中医师教您几个防病强身的方法。 野菜就是“降火药” 门诊上,不少病人都会在描述病情的时候,带一句:“不知道是否受凉了,最近牙龈有点疼,口腔里面感觉还会溃疡。” 春分过后,虽然春风拂面很柔和,但仍比较干燥,春主生发,阳气逐渐上升的时候,很多人的鼻子很容易出血、还会出现咽喉肿痛、嘴巴长口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