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七" 的结果

找到 1433 条相关结果

峨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参 实际拼音: é Shēn 别名: 土田七[四川] 来源: 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以根、叶入药。8~9月地上部分变黄时挖根,洗净煮熟,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甘、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

阅读全文
铃兰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7 | 2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兰 实际拼音: Línɡ Lán 别名: 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 来源: 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以全草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 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用法用量: 全草每...

阅读全文
膏方有利于药材合理利用
膏药常识 | admin | 2025-05-23 | 25 阅读

十月一到,就进入了膏方进补之时。膏方,又称膏滋方、煎膏,属于中药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主要用于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长期调理以及滋补养生。膏方具有辨证论治,药食相兼,口感良好等优点,而且可以使很多药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利用价格昂贵的药材 一些药物疗效显著,但数量稀...

阅读全文
李时珍未到过广西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典籍,系统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该书的撰写来源,在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的序中曾述“渔猎百家,搜罗百氏”,而后世顾景星的《李时珍传》亦有李时珍“搜辑百氏,采访四方”的记载,两者均说明李时珍撰写过程中曾有非常广泛的外出寻药活动。而对于李时珍的出寻范围并没有直接记载,现今能看到的有关李时珍采药活动范围记载,均为后人猜测或依记载而推测,如《李时...

阅读全文
试析明代医易学极盛的过程与原因
易经 | admin | 2025-05-23 | 23 阅读

[主内容] 运用《周易》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医学研究,在中国古代已有漫长的历史,这就逐渐形成了一门在易学发展史上颇具特色的分支学科即医易学。按通常的认识,在先秦时期援医入易已经初露端倪,至秦汉《黄帝内经》等著作就进一步吸取了《周易》中的阴阳观念、天人合一思想等。而从魏晋、隋唐到两宋,虽然易学研究(特别是两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易学家,但就医易学本身来说并无长足的发展。至金元时期,一些...

阅读全文
牡丹三七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7 | 2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牡丹三七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实际拼音: Mǔ Dān Sān Qī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钝形至圆形,缘有锯齿,上面有白色伏贴毛,下面脉上有短毛,叶脉上不生珠芽。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花绿白色;雄...

阅读全文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中药取名趣味多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4 | 22 阅读

冬虫夏草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复合体。《本草从新》释名曰:“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虫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所谓冬为虫、夏为草,故名。 马兜铃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的成熟果实。其叶落藤老,果实悬垂,状如马项之铃,故称马兜铃。 威灵仙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及根茎。李时珍释名曰:“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 虎杖 本品为蓼科植物...

阅读全文
神奇的血竭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22 阅读

相传,凶恶的巨龙想要称霸世界就必须先消灭大象群,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厮杀,血洒大地。后来,在这悲壮的战场上,竟然长出了一种树,这种树受伤后会流出殷红的像血一样的树脂,当地人称为“龙血树”。如今这种树就长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充满着神秘感。 龙血树的树干在受到损伤后,经过微生物的侵染和自然的氧化,内皮层会逐渐变红,形成树脂。将含有树脂的枝干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不停搅拌,经过七天七夜的熬制,最终凝...

阅读全文
寿限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6-04 | 21 阅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故中年而寿尽矣”,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四《天年篇》。自“黄帝曰:其气盛衰”至末,见《甲乙经》卷六第十二。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者”至末,见《素问》卷一第一《上古天真论》。黄帝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问有四意:夭、寿、卒死、病久。平按:《灵枢》“人之夭寿”作“人之寿夭”;“或夭、或寿”作“夭寿”。岐伯曰:答中答其得寿,余三略之。得寿有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