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七方" 的结果

找到 24 条相关结果

辨证伤寒派擅用仲景方治杂病的余听鸿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余听鸿(1847-1907),名景和,江苏宜兴人。童年在孟河当药店学徒,而入孟河名医费兰泉门下。业成后悬壶家乡,中年赴常熟,时有“余仙人”之美誉。 余氏私淑柯韵伯之学,尝谓时医治医不读《伤寒》《金匮》汉唐诸书,反读浅近之书以为捷径,仲圣之法废之日久,遂注释柯韵伯《伤寒论翼》一书,意欲为初学之士遵《伤寒》之范围。余听鸿十分强调《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他说:“余读仲景原序曰勤求古训、博采众...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产后门(下) 小便不禁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6-07 | 14 阅读

陈氏曰: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丹溪云:尝见收生者不谨,损破产妇尿脬,致病淋沥,遂成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充,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芪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芪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妙在有破血...

阅读全文
附录一:张大昌先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张大昌先生系《辅行决》的收藏捐献者,临床经验丰富,理论造诣极高。现将其未公开发行的《经法述义》中的一篇摘出,以供大家研究。 1、张大昌1982年序 讲解经方,宋时成无己首创之。论药之分剂,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寇宗奭《本草衍义》云:“此十种今详之,寒热两种何独见遗?如寒可去热,大黄、朴硝之属也。热可去寒,附子、桂是也。今...

阅读全文
中医养生之道与养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3 阅读

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道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日常诸多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

阅读全文
养生方法的丰富与充实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3 阅读

汉唐乃至以后,中医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仍在不断丰富和充实,但其基本框架却是始终以《黄帝内经》为准绳。 1、养生药物的丰富 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20余种具有延年或轻身益气作用的药物,如人参、白术、黄民、二冬、枸杞等,大大丰富了养生药物。 2、禀赋论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明确指出寿命与人的禀赋相关,如《论衡?气寿》指出“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

阅读全文
七方
方药 | admin | 2025-05-31 | 11 阅读

七方】从方剂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称为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注: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至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定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

阅读全文
痢疾门方(二之一)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6-06 | 10 阅读

《金匮》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实汤(方见疟疾门) 昌按∶此方乃少阳经半表半里之的药,原用半夏之辛温,半兼乎表。今改用栝蒌实之凉苦,半兼乎里。退而从阴则可,进而从阳,不胜其任矣。然不必更求他药,但于柴胡增一倍二倍用之,允为进之之法也。 活人败毒散(方见三气门) 昌按∶活人此方,全不因病痢而出。但昌所为逆挽之法,推重此方,盖借人参之大力,而后能逆挽之耳。《金匮》治下痢,未及小柴胡汤,后来方书不用,犹曰无所...

阅读全文
金银花消暑食疗七方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6-02 | 10 阅读

金银花,既是美丽的观赏花木,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花初开时为银白色,后变成黄色,一棵树上同时开着两色花朵,新旧参差,黄白相间,故名金银花、二花或鸳鸯花。金银花全草均可入药,素有“药铺小神仙”的美名,但以花蕾的清热解毒功效较佳,故有“圣药”之誉。夏季用其花蕾泡茶饮用,有清凉解暑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消夏解暑良药。 中医学认为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它既能宣散风热,又...

阅读全文
人参补气之圣药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10 阅读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人衔、鬼盖,列为上品。“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考仲景用人参的条文共76处,出现在42个方剂中。《药徵》认为“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惊”。《别录》云:“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药性》谓其“补五脏六腑,保...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解产难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5-18 | 10 阅读

1.题词 天地生万物,人为至贵,四海之大,林林总总,孰非母产?然则母之产子也,得天地四时日月水火自然之气化,而亦有难云乎哉?曰人为之也。产后偶有疾病,不能不有赖于医,无如医者不识病,亦不识药,而又相沿故习,伪立病名,或有成法可守者而不守,或无成法可守者而妄生议论,或固执古人一偏之论,而不知所变通,种种遗患,不可以更仆数。夫以不识之药,处于不识之病,有不死之理乎?其死也病家不知其所以然,死者更不知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