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七情" 的结果

找到 792 条相关结果

由黛玉伤春说情志调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24 阅读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伤春,是古代文人挥之不去的难解情结,是深闺女子眉间心上的一声轻叹。 《红楼梦》中,拥有咏絮之才的林黛玉,听到小戏子们习唱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便勾起了满腹女儿心事。第二十七回中,她因误会生了宝玉的气,一时满腔辛酸无处诉,见桃花林中落英纷纷,掩埋落花时勾起伤春愁思,哭着念出一首“葬...

阅读全文
眩晕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下虚上实。皆晕而眩。其脉风浮寒紧。湿细暑虚。涎弦而滑。虚脉则无。治眩晕法。尤当审谛。先理痰气。次随症治。眩者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眩晕之与冒眩。其义一也。其状目闭眼眩。身转耳聋。如登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盖虚极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轨也。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滞。此四气乘虚而眩晕也。喜怒哀乐。悲恐忧思。郁而生痰。随气上厥七情致虚而眩晕也。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

阅读全文
秋三月 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3 阅读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 此时天气转凉,秋风肃杀劲急,地气清肃,万物凋落明净而成熟平定。在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如同鸡的活动规律那样,天黑就回家睡觉,天亮睡醒就起床,使心志安定平静,以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让此前向外宣泄的神气收敛,以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这是适应秋季时令,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养生方法。 秋季容平,养收之道 “秋三月”指秋季,即农...

阅读全文
补骨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1 | 23 阅读

《中国药典》:补骨脂 实际拼音: Bǔ Gǔ Zhī 英文名: FRUCTUS PSORALEAE 别名: 破故纸、和兰苋、胡韭子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mm,厚约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

阅读全文
李时珍未到过广西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2 阅读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典籍,系统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该书的撰写来源,在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的序中曾述“渔猎百家,搜罗百氏”,而后世顾景星的《李时珍传》亦有李时珍“搜辑百氏,采访四方”的记载,两者均说明李时珍撰写过程中曾有非常广泛的外出寻药活动。而对于李时珍的出寻范围并没有直接记载,现今能看到的有关李时珍采药活动范围记载,均为后人猜测或依记载而推测,如《李时...

阅读全文
外科鼻祖 华佗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5 | 22 阅读

华佗(约145~208年),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他潜心钻研医术,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并发明麻沸散辅助外科手术,被人们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他还创制了“五禽戏”体操,发展了医疗体育。后因忤逆曹操被杀。华佗著有多部医书,现都已散佚,但他医术高超的声名世代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称赞一个人妙...

阅读全文
浅论中医养生6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所谓生,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有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中医养生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调神、导引、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本文从6个方面浅论中医养生。 一、中医以人为本 自从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之后,一百多年以来,中...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养生”在古代也称“摄生”,就是通过对身体的保养,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让我们来看看《黄帝内经》中的健康智慧吧。 《黄帝内经》是一部什么书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内经》的作者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是集体之作,经整理而成,个别篇章是后世补上去的。古人假托是...

阅读全文
崩漏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崩漏是以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经血非时暴下或者淋漓不尽为主要表现的月经周期、经期、经拭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濡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崩漏,古谓:“经乱之甚”。凡经血拭多而阵下,大下为崩,量少而持续不止或止而又来,淋漓不断的为...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讲究“藏”“御”“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早有详细论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文字的意思可归纳总结为三点,即闭藏、御寒、养肾。 闭藏 1、顺应自然,天人相应 冬季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是万物收藏之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