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易经》" 的结果

找到 74 条相关结果

何为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

阅读全文
试析明代医易学极盛的过程与原因
易经 | admin | 2025-05-23 | 23 阅读

[主内容] 运用《周易》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医学研究,在中国古代已有漫长的历史,这就逐渐形成了一门在易学发展史上颇具特色的分支学科即医易学。按通常的认识,在先秦时期援医入易已经初露端倪,至秦汉《黄帝内经》等著作就进一步吸取了《周易》中的阴阳观念、天人合一思想等。而从魏晋、隋唐到两宋,虽然易学研究(特别是两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易学家,但就医易学本身来说并无长足的发展。至金元时期,一些...

阅读全文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22 阅读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易经养生的一源四支 中华文化的结构可概括为“一源三流两支五经”。“一源”为易,“三流”为儒家、道...

阅读全文
周易浅说
易经 | admin | 2025-06-08 | 21 阅读

[主内容]    “易经”本经按形成的时间顺序包括夏代《连山》(另一说是太古时期伏羲发明的)、殷代《归藏》(另一说是远古时期黄帝发明的),周代《周易》这三部,总称为“三易”。     也即《周易》只是“易经”其中一部,而且是现今被官方唯一收录且广泛流传、研究、使用的那部“易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易经,狭义的仅指这个《周易》,因另两部“易经”真本已失传(官方未收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国哲...

阅读全文
儒医的思想境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中医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历史足迹中,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历史。儒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其繁衍生息、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文明历数千载而不衰,与文化道统的传承和维系紧密相关。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通过系统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

阅读全文
孙思邈与卢照邻:才子药王师生缘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孙思邈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幼体弱多病,却有幸找到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并拜孙思邈为师,演绎了一段由医患而成师徒的传奇。 因病拜名师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卢照邻是一个神童,10岁时就以博学能文名满天下,年纪稍长,就任邓王府典签(负责处理文书的官员),被邓王称为“此即寡人相如(司马相如)也。”后拜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但卢照邻的噩运却接踵而...

阅读全文
学中医必须读书论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门。历代医家在繁忙的诊务之余,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文献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亦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

阅读全文
易经之“三易”简介
易经 | admin | 2025-05-13 | 21 阅读

[主内容]        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周易》是周文王周文王在被殷纣王在羑里(Yǒulǐ)城收监的时候(见司马迁《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1】,钻研《易经》所作的新结论。儒家、道家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

阅读全文
探寻五运六气理论的历史渊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五运六气是在天人合一、周期学、气一元论等理念下,以观象制历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和一定的推演格局,推求值年及各运季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对生命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预测疾病、预测灾害及防治措施的术数体系。五运六气本属于术数,其诞生系多种学术聚集而成。 五运六气的来源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和包括生活经验、实践及以此为基础的天文学、气象学、灾害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气和阴阳五行等理论...

阅读全文
《易经》简介
易经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主内容] 《易》之概貌    《易》即《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一说分别作于夏商周三个朝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也即现代通常所说的易经。其也是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bǔshì))”。“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