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血亏虚" 的结果

找到 60 条相关结果

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13 | 10 阅读

出汗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如外邪侵袭,营卫失调,阳热亢盛,迫津外泄,阴阳亏虚,汗失统摄;或津血不足,化源匿乏等,皆可引起异常出汗。 (一)无汗 【概述】 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正常人春夏阳气疏泄,气血趋向于表,故有汗;秋冬阳气匿减,气血趋向于里,故少汗或无汗,此乃自然之势。倘若外邪入侵肌表,或邪热内迫,或阴阳气血亏少,当汗出而汗不出,是为病。 【鉴别诊断】 外感风寒证:无汗,...

阅读全文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6 | 10 阅读

海参的功效: 补肾益精,养血润燥。主治肾精亏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腰酸乏力等;阴血亏虚,形体消瘦,潮热咳嗽,咯血,消渴,大便秘等。 海参的作用: 1、健脑、益智、长寿—海参含有18种氨基酸,牛磺酸、胶原蛋白、粘多糖、硫酸软骨素、皂苷、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份,是您的生命保鲜剂。 2、生血养血和促进钙质吸收—海参角蛋白具有促进红骨髓造血功能,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含有天然活性钙,其补钙效...

阅读全文
帕金森病的饮食养生指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0 阅读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帕金森病是因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丢失而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 尽管帕金森病对饮食没有特殊要求,但饮食养生对该病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且可长期使用。尤其对老年人,因其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故配合饮食调治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

阅读全文
养心安神酸枣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7 | 9 阅读

酸枣仁别名枣仁、山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功能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入药煎服,常用量为9~15克;研未吞服,每次1.5~2克。本品炒后质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疗效。 心悸失眠: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有安神之效,为养心安神之要药。主治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眩晕等症,常与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肉等补血、补阴药配伍;若治肝虚有热之虚烦不...

阅读全文
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13 | 9 阅读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为衄血。” 《医学入门》:“芤紧或数肠内痈,极虚芤迟为亡血失精,……涩芤瘀血结成团。左寸浮芤,积瘀吐病红;左关浮芤,失血肢体瘫;左尺浮芤,尿血、女经漏;右寸浮芤衄血胸暴疼,右关浮芤,甲错身体瘦;右尺浮芤,大肠便血。” 《脉理求真》:“芤见微曲,则芤必挟瘀积阻滞。芤兼弦强搏指,症见血溢身热,则芤又为真阴槁竭。” 《四言举要》:“浮芤失...

阅读全文
食用佐料话草果,燥湿除寒 健胃散邪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8 阅读

草果,在宋、明、清等古代和近现代的许多中医药著作中均有收载,在古代的《饮膳正要》和当代的《新饮食本草》等食疗本草中亦有记载。其来源于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为主产区。 草果味辛香,其性温热,功能燥湿除寒,为脾胃寒湿病证的较常用药,主要用于寒湿内阻之脘腹胀痛、痞满、呕吐、泄泻、疟疾、瘟疫、食积不化等症。现代医学所称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斑...

阅读全文
芍药甘草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8 阅读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 名称: 芍药甘草汤 别名: 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 芍药12克 甘草12克 药理作用: 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

阅读全文
芍药甘草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26 | 4 阅读

韩某,女,12岁,南关小学学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今不满二七,业已潮汛,且量多期延。初因害羞不愿就医,后失血甚多,出现神疲眩晕,心悸短气,难以上学,始来就诊。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0g /L,红细胞170万,mm3。余用滋阴补肾法以治,诸症减轻。因血红蛋白未达正常,继续服药调理。近三日,过午腹痛,时轻时甚,用手按压,痛可得缓,夜寐后疼痛渐止。上...

阅读全文
心脾两虚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6-11 | 3 阅读

吕某,女,40岁。心悸四月余,加剧七天。望其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虚里处衣衫筑筑震动,肢体微微颤抖,汗水绵绵自出。舌淡白,苔薄白。询知去冬崩漏四十余日。失血甚多,多方求治始愈,继而闭经,至今已有四月之久。茶饭不思,头晕失眠。诊得脉来沉细,腹软无压痛。当脐悸动。崩漏日久,阴血亏耗,血海空虚,故而经闭;心主神明,靠血奉养,血虚则心失所养而悸动不宁;汗为心之液。气虚不摄纳,故自汗绵绵。且夺汗者无血,更致阴...

阅读全文
黄芩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6-10 | 2 阅读

赵某,女,61岁,醋厂工人家属。今年夏秋之季,饮食不洁,罹患泄泻之疾,几经治疗不愈,已逾三月。一日I临厕五六次,腹痛不爽,脓血杂下,赤多白少,以致阴血大亏。脾胃损伤,生化障碍,茶饭不思,精神疲惫,日益不支。舌红少津,口干口苦。诊其脉,弦细略数。触其腹,腹壁柔软,无压痛。观其脉症,此乃湿热久稽,损伤脉络,阴血亏虚之证也。其治疗,单纯清热燥湿,或滋阴,或止血,均非妥当。因苦寒之品败胃伤阴,纯予止血亦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