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南白药" 的结果

找到 60 条相关结果

伪品三七种类多 正确选购需鉴别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17 | 9 阅读

《本草纲目拾遗》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补药中最珍贵者。”三七确实是止血药中的一朵奇葩,止血不留瘀,散瘀不伤正的特点可谓独一无二。其药用价值也使得三七的价格行情波动不定,伪品、劣品混杂。本文从临床应用、产地、混淆品及伪品鉴别、商品规格等方面简单介绍三七,希望帮助大家在需要时可以更好地选购。 功用概述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微苦,性温。归肝...

阅读全文
鳖甲煎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1 | 9 阅读

《金匮要略》卷上:鳖甲煎丸 名称: 鳖甲煎丸 处方: 鳖甲90克(炙)乌扇22.5克(烧)黄芩22.5克 柴胡45克 鼠妇22.5克(熬)干姜22.5克 大黄22.5克 芍药37.5克 桂枝22.5克 葶苈7.5克(熬)石韦22.5克(去毛)厚朴22.5克 牡丹37.5克(去心)瞿麦15克 紫葳22.5克 半夏7.5克 人参7.5克 蟅虫37.5克(熬)阿胶37.5克(炙),蜂巢30克(炙...

阅读全文
三七补血活血双向调节 祛斑又美白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9 阅读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以“补血活血”的药用功效名传海内外,是云南白药等名贵中药的主要成分。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本草纲目》认为,三七“此药气温,味甘微苦,颇似人参之味,能治一切血病”。 众所周知,三七在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的防治疗作用功不可没,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三七还是调...

阅读全文
三七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4 | 8 阅读

三七,又称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植株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而通常大家所熟知的三七药材则指三七的主根,习惯称“剪口”,侧根称“筋条”。 中医认为,三七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中成药“云南白...

阅读全文
三七的药用价值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4 | 8 阅读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肺、大肠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种出血证,跌打瘀肿,胸痹绞痛,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疮痈肿痛等。因枝分三枝,叶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早在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也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的记...

阅读全文
单穴治疗急性胃炎验案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1 | 8 阅读

验案1:急性胃炎(瘀血阻络)取承浆 李某,女,37岁,2008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胃痛5小时。5小时前,因吃鲜枣过量,引起胃脘胀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无呕吐,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证属:为鲜枣过量,停滞胃脘,不通则痛。治宜通降胃腑,行气止痛,取承浆穴针刺。 操作方法:令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承浆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酸胀麻感得气后,用泻法强刺激...

阅读全文
刺齿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4 | 7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瘀凉血。主痢疾;泄泻;痄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祛淤活血的功能。用于肠炎、痢疾、腮腺炎、风湿、疮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等症。广西民间用根止血。据云,效果近似云南白药。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刺齿凤尾蕨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7 | 7 阅读

《中华本草》:刺齿凤尾蕨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实际拼音: 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 英文名: 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 别名: 半边双、半边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刺齿凤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dispar Kunz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陆生...

阅读全文
中成药如何送服?
中药煎服 | admin | 2025-05-13 | 7 阅读

生病吃药时,少不了要用流体来送服。中医认为,用什么送服药物很重要。 黄酒  中医认为,黄酒本身就是味中药,药性温热,有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用黄酒送服治疗跌打损伤、气滞血瘀、腰腿疼痛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跌打丸等,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米汤  米汤具有保护胃气的作用,服用养肠胃、健脾、利膈等中成药,可用米汤送服。 盐水  食盐能引药入肾,服用治疗肾亏、肾虚等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

阅读全文
黑虎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3 | 7 阅读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黑虎汤 名称: 黑虎汤 处方: 玄参1斤,柴胡3钱,生甘草1两。 功能主治: 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煎汤10碗,再煎汁取3碗,分2日服完。未破者即消,已破者生肌自愈。 生头面者,加川芎2两,附子2钱;生身左右前后者,加当归2两,甘菊花1两,附子3分;生手足四肢者,加白术2两,茯苓1两,附子5分。 各家论述: 玄参退浮游之火,得甘草之助,解其迅速之威;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