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法用量" 的结果

找到 43576 条相关结果

须叶藤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4 阅读

《中华本草》:须叶藤 出处: 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实际拼音: Xū Yè Ténɡ 英文名: Indian Flagellaria 来源: 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根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gellaria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须叶藤 多年生藤本。茎的基部常木质,借叶尖的延伸卷须缠绕于其他树上。叶片披针形...

阅读全文
山杨柳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4 阅读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实际拼音: Shān Yánɡ Liǔ 别名: 黑杨柳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绒毛,幼枝及叶柄尤为浓密。单叶互生;矩状椭圆形,长21~27毫米,宽9~14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白毛;叶柄短。花单性异株;排成葇荑花序;每一花生...

阅读全文
如冰散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06 | 4 阅读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如冰散 名称: 如冰散 处方: 朴消150克(别研)蛤粉 寒水石各90克 香白芷30克 脑子3克(别研) 制法: 上药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 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宜,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游无定处,焮肿热痛。 用法用量: 用时以新汲水调,稀稠适度,鸡翎涂扫,不令药干。 ...

阅读全文
芦竹沥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6 | 4 阅读

《中药大辞典》:芦竹沥 出处: 《重庆草药》 实际拼音: Lú Zhú L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 性味: 《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开水冲。 《中华本草》:芦竹沥 出处: 出自《重庆草药》。 实际拼音: Lú Zhú Lì 英文名: Giantree...

阅读全文
灰树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6 | 4 阅读

《中华本草》:灰树花 实际拼音: Huī Shù Hu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贝叶多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frondosus(Dicks.)Fr.[Boletus frondosus Dicks.]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子实体成熟时采收,除去柄蒂部及杂物,晒干。 原形态: 贝叶多孔菌 子实体有柄或近无柄,柄可多次分枝,形成一丛覆瓦状的菌盖...

阅读全文
鸡屎矾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6 | 4 阅读

《圣惠》卷九十三:鸡屎矾丸 名称: 鸡屎矾丸 处方: 鸡屎矾1两(烧灰),胡粉1分(炒微黄),龙骨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黄连1两(去须,微炒)。 制法: 上为末,煎酽醋为膏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脓血痢不愈,渐加瘦弱。 用法用量: 每次7丸,以暖浆水送下,1日3-4次。 ...

阅读全文
野凤仙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5 | 4 阅读

功能主治 解毒敛疮。主恶疮溃疡。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陆川本草》:清凉,解毒,去腐。治恶疮溃疡。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毛木树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5 | 4 阅读

《中华本草》:毛木树叶 实际拼音: Máo Mù Shù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wallichii Chois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西南木荷 常绿乔木,高7-12m。芽、小枝、叶柄及叶下面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扁而宽;叶片纸质或...

阅读全文
蓝花棘豆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4 | 4 阅读

【功能主治】利尿逐水。主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5g。 【摘录】《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矩镰荚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4 | 4 阅读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主肺炎咳嗽;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擦。 【摘录】《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