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鼻塞" 的结果

找到 1245 条相关结果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本身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而且还具有“线”状及“面”状,这是特点之一。有相当多穴位都聚结在两手,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这是特点之二。本文着重介绍小儿推拿穴位位置、操作方法、次数(时间)、主治及临床应用。其中“次数”仅代表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治疗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疾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上肢部穴位治疗时...

阅读全文
伤寒·伤寒诸方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一论冬月正伤寒。头疼发热恶寒。项脊强重。脉浮紧无汗。是足太阳膀胱经表症。若头如斧劈。身似火炙者。宜此方。升阳发表汤麻黄(一钱) 杏仁(三钱) 桂枝(一钱)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二钱) 羌活(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升麻(八分)上锉。姜、葱、豆豉。水煎。热服出汗。汗出药止。勿多服。一论冬月正伤风。头疼发热恶寒。鼻塞项脊强重。脉浮缓自汗。为表症也。此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当实表散邪。无汗者不可服。疏邪...

阅读全文
补肺杏仁煎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补肺杏仁煎 名称: 补肺杏仁煎 处方: 杏仁(去皮尖双仁,研)2两,枣肉(煮去皮核)1升,白蜜半升,酥半升,生姜汁半升,饧1升。 制法: 上合和,于银石器中微火煎搅候熟。 功能主治: 肺伤寒气,咳嗽唾痰,声重鼻塞。 用法用量: 每服1匙头,食后温酒调下。 ...

阅读全文
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在河南方言里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既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长期宣传的结果,也和群众对中医的理解密切相关,读来饶有趣味。 攀睛和眵目糊 刚当乡村医生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患者说“攀金眼”这个名词,以为是“眼冒金星”或者是“飞蚊症”之类的疾病。直到有个患者来找我,说得了“攀金眼”,问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我才明白,原来是“翼状胬肉”,中医称之为“胬肉攀睛”,简...

阅读全文
熏鼻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6-04 | 20 阅读

熏鼻法是将一定的药物制成粉末,熏入鼻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此法最早见于元代倪维德的《原机启微》,书中记载用唁鼻碧云散嘻鼻治疗目肿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脑痰痛,眵泪稠粘。并将其喻为“开锅盖法”。在附录中,已收载了拨萃方熏药,治疗偏头痛眼疾。至明清时期,此法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用于治疗眼疾,还广泛用于治疗伤寒、中风、时疫、温病、喉风、牙痛等症。如赵学敏《串雅外编》中介绍了用不同的配方...

阅读全文
中成药清热解毒“五兄弟” 正确使用各有异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0 阅读

三伏天很容易上火,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很多人马上想到该吃点清热解毒药了。但是我们清热解毒药有五个兄弟,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长,使用时也需顺着“脾气”来,否则反而可能伤身。 中成药具有携带方便、服用简便等特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更是常用药,以下五类药各有异同,应正确使用。 牛黄解毒片 主要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8味药组成,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自...

阅读全文
秋天到鼻炎闹 莫把鼻炎当感冒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20 阅读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季是鼻炎的高发季。专家介绍,最近由于气温下降,鼻炎患者日渐增多,大家应重视这个“毛病”,别把鼻炎当感冒,做好防控措施。 鼻炎与感冒的区别 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大危害”,由于初期症状轻微,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以下方法可将两种疾病区分:感冒通常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严重的还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而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还可...

阅读全文
鼻出血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9 | 20 阅读

鼻出血可由外伤引起,也可由鼻病引起,如鼻中隔弯曲,鼻窦炎、肿瘤等,有些全身疾病也是诱因,如高热、高血压等;妇女内分泌失调,在经期易鼻出血,称为“倒经”,天气干燥、气温高也可引起鼻出血。临床症状鼻出血多见一侧发生,少的仅在鼻涕中带有血丝,多的则从一倾4鼻孔流出鲜血,甚至从口中和另一侧鼻孔同时流出鲜血。鼻出血易引起患者紧张,但越紧张,出血越严重。一般分为肺热和胃热2型。 一、肺热 (一)症状 鼻出血...

阅读全文
蒜香排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主料:排骨500克,蒜薹200克。 调料:料酒、葱、姜、胡椒粉、花椒粉、生抽、豉油、蚝油各适量。 做法:1.将排骨洗净,放入高压锅内,加料酒、葱、姜、胡椒粉、花椒粉和水煮沸后,撇去浮沫后,定时20分钟。2.将煮熟的排骨捞出备用,3.蒜薹去老茎,切小段备用。4.将蒜薹及排骨一同入锅,加生抽、豉油、蚝油,翻炒入味即可出锅装盘。 功效:中医认为,蒜薹性温、味辛,具有温中下气、补虚调和、活血化瘀、防...

阅读全文
生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0 阅读

《中国药典》:生姜 实际拼音: Shēnɡ Jiānɡ 英文名: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别名: 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