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针" 的结果

找到 75 条相关结果

皇帝与名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皇帝为名医加封 西汉时代的义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医学家,因她医术高明被汉武帝召进宫中,并封她为“女待医”。许希,宋代名医,他善长针灸,有“许神针”之誉称。天圣初年,宋仁宗患重病,宫庭众医束手无策,许希被召进宫,他见仁宗躺在龙床上,昏昏沉沉,即施针刺心下包络。不久,只见仁宗睁开双眼,吐出一口气,下得榻来,顿觉无病,龙体如常,仁宗皇帝大喜,即封许希为“翰林医宫”。宋代名医郭敬仲之母冯氏也精通医学,...

阅读全文
石韦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4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韦 实际拼音: Shí Wéi 英文名: FOLIUM PYRROSIAE 别名: 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Ching、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Farwell 或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

阅读全文
创新针灸理论与刺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2 | 14 阅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富春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成果斐然,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思想 三才相合,镇静安神 王富春针对临床常见的失眠症创立了“镇静安神”针法。该针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失眠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主因,气机逆乱、营卫失和的次因,精髓不足、脑失所养的辅因等病因病机,率先提出因精、因气、因神的“三因”新理论。取穴以四神...

阅读全文
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名医竟是樊阿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3 | 13 阅读

不少人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耳熟能详,其中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广为流传,书中有精彩描写:“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三国演义》系形成于元末明初时期的历史小说,属于文学创作,历史细节难免有虚构。但关羽“刮骨疗毒” 确有其事,因成书时间早于《三国演义》1000多年的《三国志》对此也有记载,但并没有说是谁...

阅读全文
子午流注针刺法
子午流注针 | admin | 2025-06-03 | 13 阅读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

阅读全文
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篇
黄帝内经·灵枢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

阅读全文
针灸临床治病八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中医药临床治病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是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所倡用的方药治则。针灸不同于方药,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法则。根据《灵枢》所述,针灸治病八法:调、通、引、决、温、劫、补、泻。因补、泻法古今有大量文献论述,故在此主要讨论其他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虚则掣引之,血实则决之。”其中的调、通、引、决...

阅读全文
名留青史的中国古代女医家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4 | 13 阅读

人间三月,是春的光阴,更是女性的时令。一个伟大的节日,让女性与三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古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除了王公贵族和节妇义女外很少有在正史上记载的,但是中医界中就有那么几位璀璨明珠,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西汉义妁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阅读全文
红毛五加皮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2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红毛五加皮 出处: 《中药志》 实际拼音: Hónɡ Máo Wǔ Jiā Pí 别名: 川加皮,刺加皮(《药材资料汇编》),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的树皮。6~7月间,砍下茎枝,用木棒敲打,使木部与皮部分离,剥取茎皮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3米。枝黄棕色,密被刚毛状针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7厘米...

阅读全文
国际头针标准线
针刺 | admin | 2025-06-10 | 12 阅读

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