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说文解字" 的结果

找到 61 条相关结果

针的原始工具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11 | 15 阅读

针灸这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据大量古文献的记述和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的研究,一般都认为起源于距今约10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端倪甚至上朔到距今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砭石,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原始医疗工具,《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也”。只有在新石器到来以后,随着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才有特定形状的医用砭石出现。它是先民们用来剖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剌激身体的一定部位以消除病痛的工具,...

阅读全文
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7 | 15 阅读

汉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汉字,以下简称汉语),是由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使用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和文字符号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古老、最独特的语言文字种类之一。能与其悠久历史相比的,从前只有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等,而后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被历史所丢弃,深埋到滚滚黄沙和断壁残垣之下,只有汉语一枝独秀,硕果仅存,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的...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04 | 15 阅读

石器时期、青铜时期 历史背景 在石器时代,砭石针为主要的针灸工具,如《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其中金代郭璞注解“箴石”为可用于治疗痈肿的砭石针,《说文解字》亦云:“砭,以石刺病也。”《素问·血气形志篇》亦曰:“病生于肉,治疗之以针石。”1963年出土于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枚砭石被认为最早的医用砭石,随后多地均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砭石。除了砭石外,尚有骨针、草...

阅读全文
脾气虚该如何调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4 阅读

生活中时常听到“脾虚”“脾气虚”“调理脾胃”,该如何理解呢? 脾脏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帮助身体将摄入的食物和水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此来滋养身体,维持着身体日常的代谢。正常情况下脾气的特性主升,只有脾气该升时升,才能把营养物质水谷精微送到心,肺,头面部,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脾气的特性是主升清,脾气足时水谷精微可以顺利濡养到面部,脾虚后脾气升清无力,人就会神疲乏...

阅读全文
周代时期的药酒
药酒文化 | admin | 2025-05-07 | 14 阅读

周代,饮酒越来越普遍,已设有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员,称“酒正”,酿酒的技术已日臻完善。(周礼)记载着酿酒的六要诀:秫稻必齐(原料要精选),曲蘖必时(发酵要限时),湛炽必洁(淘洗蒸者要洁净),水泉必香(水质要甘醇),陶器必良(用以发酵的窖地、瓷缸要精良),火齐必得(酿酒时蒸烤的火候要得当),把酿酒应注意之点都说到了。西周时期,已有较好的医学分科和医事制度,设“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谱……之...

阅读全文
一树樱桃带雨红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13 阅读

暮春时节,樱桃成熟了,鲜灵灵、晶亮亮的红樱桃在带着晨露的青枝绿叶映衬下,一树树的艳红、一篮篮的清鲜,愈加鲜明醒目。怀想着那酸酸甜甜、沁人心脾的滋味,禁不住让人唾液潜溢了。 现今,市面上的樱桃主要有3个品种:中国樱桃、毛樱桃和欧洲甜樱桃。欧洲樱桃又称“大樱桃”“车厘子”,大概在19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中国樱桃是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的果实,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

阅读全文
灸法简史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26 | 13 阅读

灸疗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 灸法的产生早于方药,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先于针法。关于灸疗法的起源,虽然还缺少确实可靠的资料来印证,但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疗法的出现不会晚于原始社会。根据近代考古学研究证明,我国早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用火;距今约60万年的北京人则已长期用火。灸,《说文解字》释为“灼也”,即是以火烧灼之意。先人们在用火过程中,可能因偶而不慎...

阅读全文
一勺膏方十碗药
膏药常识 | admin | 2025-05-25 | 13 阅读

中药有丸、散、膏、丹等不同剂型,膏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将药材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阿胶、龟板胶、鳖甲胶等胶性药物来收膏,再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半流体稠状剂型。《说文解字》解释说:“膏,肥也。”意指浓稠的糊状物,特性凝而不固,常借指物之精华,故蕴含有滋润、缓和、润泽的意思。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来打虎。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佳时期,而进...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书香”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3 阅读

线柳迎风,锦棠媚日,十分春色豪奢。青烟宫烛,飞入侍臣家。瑞霭深笼画戟,寿星照、曲纛高牙。因知是、嵩高华旦,玳宴醉琼花。 翻鸦。新诏墨,闻枢庭召入,已办宣麻。比汾阳福寿,公更穹华。伫看稠青叠紫,书香蔼、桂子兰芽。鸣珂处,西湖路上,接武筑堤沙。 这首《满庭芳》是宋代词人王义山的作品,书香蔼蔼中,一幅诗礼簪缨之家的画卷映入眼帘。在古代,读书是最神圣的事业,书香是最儒雅的香气。书香原指书中夹香草发出...

阅读全文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4 | 13 阅读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宝藏丰富,象征着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 《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我国的先民们,就已有了医药活动。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原始人类逐渐认识了可以治病的药物,摸索出一些原始的治病方法,并学会制作骨针之类 可供医疗的原始工具,构成了我国医药史上的起源阶段。 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