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行气活血" 的结果

找到 481 条相关结果

春季养生怎么养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8 阅读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 “罢极之本”,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与自然界的春季相应。春季自然界万物生发,最利于人体肝脏疏泄功能的发挥和喜条达特性的展现,因此春季养生宜养肝脏。 “罢极”即“疲极”,指疲累劳困。由于肝主疏泄、主藏血,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与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其所藏之血必经疏泄之能而调度调节血量布散周身,以濡养脏腑、形体、官窍,可使人体随着...

阅读全文
北宋冯山《效皮陆体药名诗寄李献甫》(节选二)赏析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今人皆知宋代词韵历史最高,但不知药名诗这种小众诗作也是自官至太常少卿的陈亚始开始独树一帜。所谓药名诗,一般是指符合韵律要求且每句至少嵌入(含有)有一味或本字或谐音的药名的诗,即常说的“嵌入体药名诗”。据考证,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药名诗·重台信严敞》这首诗。而在唐朝后末期由文学家、诗人,世称“皮陆”的皮日休(字袭美,号逸少,号鹿门子)和陆龟蒙(字鲁望,自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湖散人...

阅读全文
灸法材料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5 | 18 阅读

灸法(moxibustion),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灸法材料主要为艾叶。艾叶是菊科植物艾的叶。系多年生草本,普遍野生。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三经,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消肿散结的功效。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

阅读全文
大泡通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泡通 实际拼音: Dà Pào Tōnɡ 别名: 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 来源: 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背鹅掌柴Schefflera hypoleuca (Kurz) Harms,以根、茎、树皮、叶入药。全年可采,树皮洗净,蒸透,切段,晒干。叶可鲜用。 性味: 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祛风...

阅读全文
夏天湿气重 6招妙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炎炎夏日,你是否有疲乏困倦、食欲减退、口中黏腻、大便溏泄,甚至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现象?身体出现以上症状,很有可能是体内湿气重引起。夏天气温高,天气闷热,尤其今年降雨多,气候潮湿,加上夏季人们贪食冷饮等导致湿邪入侵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一大隐患。如果不加以调理,还容易患上皮肤、泌尿生殖、心脑血管、肝胆系统等一系列疾病。 什么是湿气?专家解释,“湿”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 为长夏之主...

阅读全文
风藤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中华本草》:风藤草 出处: 出自《中国药植志》 实际拼音: Fēnɡ Ténɡ Cǎo 英文名: root of Gourian clematis 别名: 小木通、细木通、木通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钝萼铁线莲的藤茎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peterae Hand.Mazz.[C.gouriana Roxb. Var. Finetii Rehd....

阅读全文
春天吃韭菜益肾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18 阅读

作者:赵国明...

阅读全文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并且临床症状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故中医学中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等,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肩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如果该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甚至致残,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中代...

阅读全文
畏寒怕冷的阳虚体质,该如何调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5 | 18 阅读

阳虚质之人,不仅经常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发凉、腹泻、关节疼痛等症,此类人群还容易得感冒、咳喘、便秘、水肿、阳痿、痛经、不孕等病。 阳虚质怎么辨 阳虚质人群,由于热量不足,体内的“小太阳”不亮了,主要表现为以下5方面特征。 头身 面白无光泽,肌肉松软,畏寒怕冷,以胃脘、背部、腰膝多见,手足发凉,舌淡胖嫩;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饮食 喜热食。 睡眠 易困思睡,精神不振。 心理 性格内向...

阅读全文
石椒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1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椒草 实际拼音: Shí Jiāo Cǎo 别名: 九牛二虎草、铜脚一枝蒿、白虎草、羊膻草 来源: 为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 Levl.的全草。秋季割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