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蜂窝组织炎" 的结果

找到 40 条相关结果

中医外科膏药对疮疖痈肿溃烂的治疗
百病膏药 | admin | 2025-05-13 | 10 阅读

中医外科膏药-提子膏外敷。 作用:拔毒生肌,清除异物,消淤止痛,清热解毒,化腐敛疮、软坚散结。 主要治疗:1.老烂腿、糖尿病足、脉管炎溃烂坏疽、化脓性骨髓炎、腮腺炎、乳腺炎及乳房炎症肿块、痔疮肿痛、皮肤软组织化脓感染、无名肿毒、久治不愈的伤口及外科手术刀口感染。     2.带状疱疹及后遗症、褥疮、丹毒、疮、疖、疽、痈、疔等各种毒疮。 皮肤化脓性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人体皮肤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局部可出...

阅读全文
无莿根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5 | 10 阅读

《中药大辞典》:无莿根 出处: 《全展选编·内科》 实际拼音: Wú Cì Gēn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粤蛇葡萄的根或全株。 原形态: 粤蛇葡萄,又名:赤枝山葡萄、牛牵丝、红血龙、田浦茶。 木质蘑本,全体无毛;卷须粗壮。1回羽状复叶,有小叶3~5个,或为近2回羽状复叶(即最下一对小叶再各分为3小叶);小叶近革质,卵形或矩圆形,大小不一,长2~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钝,有时阔楔形,...

阅读全文
大蒜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2 | 1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蒜 实际拼音: Dà Suàn 别名: 蒜、蒜头 来源: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 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体具强烈臭辣味。地下鳞茎球形或扁球形,由6~10个肉质瓣状小鳞茎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红色的干膜质鳞皮。叶数片,基生,扁平中实,条状披针形,灰绿色,宽约2.5厘米,长...

阅读全文
肿节风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2 | 10 阅读

《中国药典》:肿节风 实际拼音: Zhǒnɡ Jié Fēnɡ 英文名: HERBA SARCANDRAE 别名: 接骨金粟兰、九节茶、九节花、九节风、竹节茶、接骨莲 来源: 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长50~120cm。根茎较粗大,密生细根。茎圆柱形,多分...

阅读全文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5 | 9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 ④《江西草...

阅读全文
木芙蓉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8 | 9 阅读

《中药大辞典》:木芙蓉花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Mù Fú Rónɡ Huā 别名: 芙蓉花(《清异录》),地芙蓉花(《本草图经》),拒霜花(《益部方物略记》),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芙蓉、霜降花(《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 原形态: 木芙蓉(《柳河东集》)又名:木莲(《江醴陵集》),杹木、杹皮树(《纲...

阅读全文
土白蔹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1 | 9 阅读

《中药大辞典》:土白蔹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实际拼音: Tǔ Bái Liǎn 别名: 老鼠瓜(《陆川本草》),山鸡仔(《泉州本草》),巾熊胆、金丝瓜(《南宁市药物志》),老鼠黄瓜、天瓜(《云南中草药》),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马瓞儿或茅瓜的根。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 ①马瓞儿,详"马瓞儿"条。 ②茅瓜,又名:异叶马瓞儿...

阅读全文
常用数字中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9 阅读

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很多中药与天地数字凝结在一起,非常有趣。值得人们去挖掘探讨。 一捻金 一捻金,中成药名,为消食剂,消食导滞,祛痰通便之功效。主治用于脾胃不和,痰食阻滞所致的积滞。临床用于小儿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成方制剂 成分: 大黄100g、 牵牛子(炒)、200g、 槟榔100g 、人参100g、 朱砂30g。 主治:用于小儿停乳停食,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现代应用:本品...

阅读全文
解毒消炎膏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6 | 9 阅读

《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先锋中药厂方:解毒消炎膏 名称: 解毒消炎膏 处方: 黄芩480两,连翘320两,南星160两,白芷160两,冬青油48两,薄荷脑96两,冰片192两,汽油1856两,橡胶656两,羊毛脂80两,氧化锌640两,凡士林32两,松香544两。 制法: 取黄芩至白芷4味,共轧为3号粗末,松香轧为细粉,橡胶轧成薄片,取黄芩等4味粗末,用5倍量90%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滤...

阅读全文
卜芥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5 | 8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疮疡痛毒初起;瘰疬;蜂窝组织炎;慢性骨髓炎;毒蛇蛟伤;毒峰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鲜品30-60g。需炮制,宜煎2h以上)。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生品有大毒,禁作内服。内服需经炮制且不可过量。外用宜慎,因本吕外敷有致泡作用。中毒症状:皮肤接触汁液发生瘙痒;眼与茎液接触引起失明。误食茎或叶引起舌喉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灼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