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葛根" 的结果

找到 1964 条相关结果

耳鸣外敷疗法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29 | 20 阅读

外敷疗法是将药物制成膏、丹、散、糊、饼等剂型,将之外敷于腧穴或患处,调整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偏盛偏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是药物经透皮直接吸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1.将药物粉碎成粉末状,并混合均匀。 2.用水、新鲜药汁、蜂蜜、蛋清等不同基质将药物粉末调匀成膏状。 3.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制好的药膏敷贴于选定的经穴、患处或相应的解剖部位。 4.在敷贴药膏前,应先剃...

阅读全文
民间医学派力倡汗吐下三法以攻邪的张子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张子和(1156-1228)。名从正,自称戴人。金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家世业医。他好读书,喜吟诗,爱饮酒,性格豪放。兴定年间(1211-1222)诏补太医,后又辞官隐退.著作《儒门事亲》为搜辑“平日闻见及尝试之效”,又经文人麻知几等整理润饰而成。 子和与金元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不同,理论较少且简单,以汗吐下为三大治法,临床不但长于内治,更多外治,每应用民间疗法而获效。可以认为,张...

阅读全文
居家养生常饮保健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5 | 20 阅读

暑热高温的夏季,人体的津液消耗量大,肠胃也容易出现不适,此时的养生保健之法,当以饮茶最为适宜。 这一点上,广东人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广东凉茶”,既能饮茶保健,又能清凉消暑。 在那个还没有王老吉的年代,源吉林甘和茶是其中的佼佼者。 甘和茶原本是放在街头供人免费饮用的,现在杭州的各大医馆也都有这样的做法,用几味中药配方,煮成茶,装在一个大桶里,让来往行人自己倒着喝。 清光绪二十四年...

阅读全文
麻黄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伤寒论》: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根...

阅读全文
高血压的药物贴敷疗法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药物贴敷疗法一 贴敷部位:神阙穴。 药物组成:吴茱萸(胆汁制)500g,龙胆草醇提物6g,硫黄、朱砂各50g,白矾(酷制)100g,环戊噻嗪17.5mg。 制备方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操作规程:每次用药粉200mg左右,倒入患者肚脐窝内,覆盖棉球,胶布固定...

阅读全文
加味藿香正气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得效》卷五:加味藿香正气散 名称: 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 藿香正气散加丁香半钱,缩砂半钱,良姜半钱,南木香半钱。 功能主治: 饮食中忧怒伤脾,腹内膨满,泄泻频并,或作晨泄。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卫生鸿宝》卷四:加味藿香正气散 名称: 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 苏叶1钱,陈皮1钱,茅术(炒)1钱,葛根(煨)1钱,蝉退1钱,藿香梗钱半,厚朴(炒)...

阅读全文
柴胡调经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兰室秘藏》卷中:柴胡调经汤 名称: 柴胡调经汤 别名: 升阳调经汤 处方: 炙甘草3分,当归身3分,葛根3分,独活5分,藁本5分,升麻5分,柴胡7分,羌活1钱,苍术1钱,红花少许。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 经水不止,鲜红,项筋急,脑痛,脊骨强痛。 用法用量: 升阳调经汤(《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羌活、藁本散太阳巅顶之...

阅读全文
和解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解丸 名称: 和解丸 处方: 荆芥穗4两,羌活4两,白芷4两,葛根4两,川芎3两,天花粉3两,玄参3两,赤芍药3两,柴胡3两,黄芩2两,连翘壳2两,薄荷2两,甘草2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辛散透表,疏风散寒。主风寒发热,四时瘟疫,头痛无汗,百节酸痛,口干舌苦,鼻流清水,咳逆。四时感冒,头痛发热,骨节酸痛,咳逆呕哕,四肢倦怠,寒...

阅读全文
败毒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败毒汤 名称: 败毒汤 处方: 紫草半两,板蓝根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斑疮,毒气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8分,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 《喉痧症治概要》:败毒汤 名称: 败毒汤 处方: 荆芥穗1钱5分,薄荷叶1钱,连翘壳3钱,生蒲黄3钱,熟石膏4钱,炒牛蒡2钱,象贝母3钱,益母草3钱,生甘草6分,京赤芍3钱,...

阅读全文
甘草的文化意义和药用功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7 | 20 阅读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这首《甘草子》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描写初冬时节闺中人对征夫的思念之情。词牌《甘草子》原本可能是吟咏中药甘草,也可能是吟咏甘州之草。然而,以甘州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正好是甘草的主产区,故描写甘草的文学作品,多和甘州有关,如贯休《古塞上曲》:“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不堪登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