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药材" 的结果

找到 11543 条相关结果

青兔耳风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兔耳风实际拼音: Qīnɡ Tù ěr Fēnɡ 别名: 走马胎、青毛走马胎、肺心草、罗汉草、血筋草 来源: 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Ainsliaea rubinervis Ch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止咳,止痛。用于风寒咳嗽,头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3钱,水煎...

阅读全文
青鳞鱼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中华本草》:青鳞鱼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实际拼音: Qīnɡ Lín Yú 英文名: Harengula;Pilchard 别名: 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rengula zunasi Bleeker[Sardinella zunasi(Bleeker)] 采收和储藏:捕捞...

阅读全文
六方藤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方藤 别名: 方茎宽筋藤、翅茎白粉藤 来源: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六方藤Cissus hexangularis Thorel ex Planch.,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散瘀活血。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华本草》:六方藤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阅读全文
粉瘤菌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9 阅读

《中华本草》:粉瘤菌 实际拼音: Fěn Liú Jū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gala epidendrum(L.)Fr.[Lycoperdon epidendrum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子实体为块状复孢囊,密集或散生。近球形,无柄,直径2-15mm。粉灰色、青褐色至灰褐色,包被薄,上...

阅读全文
柳叶菜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8 阅读

《中华本草》:柳叶菜根 实际拼音: Liǔ Yè Cài Gēn 英文名: Epilobium hirsutum L.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hirsut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密生展开的白色长柔毛及短脾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无柄,有叶延,略抱茎,...

阅读全文
芙蓉菊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8 阅读

《中药大辞典》:芙蓉菊根 出处: 《福建中草药》 实际拼音: Fú Rónɡ Jú Gēn 来源: 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 化学成分: 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 性味: 《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 《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治风谩关节痛,胃脘冷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板蓝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8 阅读

《中国药典》:板蓝根 实际拼音: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ADIX ISATIDIS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

阅读全文
琉璃草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7 阅读

《中药大辞典》:琉璃草根 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实际拼音: Liú Lí Cǎo Gēn 别名: 倒提壶、大赖毛子 来源: 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春、秋挖根,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株密生白绒毛。茎刚直,叉状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柄,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微凸头,基部狭;上部叶无柄,披针形,锐尖。蝎尾状花序牛于茎顶;花紫红色,...

阅读全文
空心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7 阅读

《中药大辞典》:空心柳 出处: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实际拼音: Kōnɡ Xīn Liǔ 别名: 马尿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柳叶绣线菊(《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绣线菊的全草及根。全年可采,以夏、秋花叶茂盛时采收最佳。洗净,晒干。 原形态: 直立灌木,高1~2米。茎圆柱形,上部灰绿色,近基部褐黄色,表面光滑坚硬。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

阅读全文
癞皮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5 阅读

《中华本草》:癞皮根 实际拼音: Lài Pí Gēn 别名: 地道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geasia obovata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m。小枝有粗毛。单叶互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