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茶酒" 的结果

找到 146 条相关结果

地仙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9 | 13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地仙丸 名称: 地仙丸 处方: 萆薢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蒺藜(炒)半两,狗脊(去毛)半两,乌药(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附子(炮)半两,赤小豆(拣)半两,地龙(去土)半两,骨碎补(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天南星(炮)半两,黄耆(锉,炒)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何首乌(去黑皮)1两,蜀椒(去...

阅读全文
古代中医药的“一带一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13 阅读

在古代,中医药大量输出到周边国家,海外的医药学也纷纷流入我国,尤其是沿海的浙江一带,这就是古代中医药的“一带一路”。 唐朝时期:新罗(今朝鲜)与浙江医药学方面就建立了互惠互利、协作共赢的交往。新罗人从定海、宁波海口登陆,及时运来名贵药材和其他货物。公元893年,浙江籍人士杜光庭在《玉函经》中引入西方十二宫说。北宋初年,占城国(今越南)也常有商人携带麝香、沉香、丁香等药材来宁波开展贸易活动。高丽(...

阅读全文
洁面增白方之内治方
中医美容 | admin | 2025-05-12 | 13 阅读

中医学认为,颜面晦暗无泽主要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滋养肌肤;太阴气虚,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血瘀痰阻,脉不通,血不流;情志内伤,气机紊乱,血不能上荣;饮食失节,营养失调,肌肤失养;环境恶劣,风吹日晒等因素所致。治疗以滋阴补肾,调理脾肺,舒肝理气,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羊肾汤 磁石(捣碎水淘去赤汁)、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炙)、熟干地黄各50 g,白茯苓、桂心、石菖蒲...

阅读全文
洋金花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0 | 13 阅读

《中国药典》:洋金花 实际拼音: Yánɡ Jīn Huā 英文名: FLOS DATURAE 别名: 曼陀罗、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荔枝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花。4~11 月花初开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多皱缩成条状,完整者长9~15cm。花萼呈筒...

阅读全文
天麻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9 | 1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麻 实际拼音: Tiān Má 英文名: RHIZOMA GASTRODIAE 别名: 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 的干燥块茎。春季4~5月间采挖为“春麻”;立冬前9~10月间采挖的为“冬麻”,质量较好。挖起后趁鲜洗去泥土,用清水或白矾水略泡,刮去外皮,水煮或蒸透心,切片...

阅读全文
木瓜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7 | 13 阅读

《中国药典》:木瓜 实际拼音: Mù Guā 英文名: FRUCTUS CHAENOMELIS 别名: 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性状: 本品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4~9cm...

阅读全文
趣谈中药葫芦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动画——葫芦兄弟》邮票,由宋鉴设计。邮票内容取材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其中第一图“七色葫芦”的画面向人们展现的是善良的老爷爷种下葫芦籽后,很快结出了七个色彩不同的葫芦。老爷爷高兴得左手抱一个,右手抱一个,并亲切地和小葫芦们交谈,穿山甲也在一旁高兴地看着。画面色彩鲜艳饱满,黄色的底色对比衬托出七色葫芦的鲜亮。 葫...

阅读全文
不换金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 名称: 不换金丹 处方: 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中风口歪。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任下。如口歪向左,即右腮上涂之,便正。 《医学启源...

阅读全文
和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5 | 12 阅读

(《局方》)二陈汤: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等证。陈皮 半夏(制,各三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二钟,姜三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加减二陈汤:治呕吐吞酸,胃脘痛,呃逆。即前方加丁香九粒,气滞甚者,可加一二钱。(丹溪)加味二陈汤:治食郁瘀滞,胸膈不快。苍术(米泔浸) 白术(炒) 橘红 半夏(泡) 茯苓 川芎 香附(各八分) 枳壳 黄...

阅读全文
小七香圆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1 | 12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七香圆 名称: 小七香圆 处方: 甘松(炒)八十两,益智仁(炒)六十两,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甘草(炒),各一百二十两。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二十两。 炮制: 上为末,水浸蒸饼为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能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吐酒,呕逆咽酸,气膈食噎,饮食不下,冷涎翻胃,腹胀脾疼,远年茶酒食积,眼脸俱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 妇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