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臁疮" 的结果

找到 285 条相关结果

鳝鱼骨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3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 出处: 《本经逢原》 实际拼音: Shàn Yú Gǔ 别名: 鳝骨(《医林纂要》)。 来源: 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 功能主治: 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中华本草》:鳝鱼骨 出处: 出自《本经逢原》 实际拼音: Shàn Yú Gǔ 英文名: Finless eel bone...

阅读全文
桃花隔纸膏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4-27 | 16 阅读

《医灯续焰》卷十三:桃花隔纸膏 名称: 桃花隔纸膏 处方: 松香 功能主治: 治久患臁疮。 用法用量: 用上好透明松香,水煮,随换水,煮数十次,以色白味不涩苦为度。研细,入上飞丹十分之四,再研匀。用猪板油去膜切碎,用药捣匀,摊油纸上,作隔纸膏,上针刺多孔。先将苦茶洗患处净,拭干贴上。以绢帛紧包扎,一日一换。虽二十年臁疮,不消十纸。 ...

阅读全文
立效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3 | 16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立效散 名称: 立效散 处方: 山栀子(去皮.炒)半两,瞿麦穗一两,甘草(炙)三分。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下焦结热,小便黄赤,淋闭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至七钱,水一碗,入连须葱根七个,灯心五十茎,生姜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时时温服,不拘时候。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立效散 名称: 立效...

阅读全文
铅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2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 实际拼音: Qiān Dān 别名: 黄丹、朱丹、红丹、漳丹、彰丹、朱粉、松丹、陶丹、铅黄、丹粉 来源: 为纯铅经加工制造而成的四氧化三铅(PB3O4)。 性状: 橙黄色或橙红色质重的细粉,光泽暗淡,不透明,用手摸之,光滑细腻。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稀液。 炮制: 将纯铅放锅内加热炒动,利用空气使之氧化,然后放石臼中研粉,用水漂洗,将粗细粉分开,细粉...

阅读全文
土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12 | 15 阅读

 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气味」苦、湿、无毒。「主治」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水调服。二付断根。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

阅读全文
整体派伤科内治法创始人薛己(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二十四) ... ... ... . ...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6-06 | 15 阅读

[主内容] 薛立斋整体派之伤科内治法创始人伤科内治法创始人——明代薛己(1487~1559年),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原为疡医,后以内科擅名。他融命门水火之说于一炉、重视先后二天的辨证、治疗用药倡导温补,启发了后世温补学派的产生与形成。他学术和治疗特点是治病求本、滋其化源、温补脾胃、温补肾...

阅读全文
壮医学的外用药有哪些?
壮医 | admin | 2025-06-06 | 15 阅读

一柱香 别名:臭假耳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广西、贵州等地。 采集加工:夏、秋釆收,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能:辛,凉。清热除淤血,通龙路。 主治:无名肿毒,眼红肿。 用法用量:外用:30克,捣敷患处,或煎水熏患眼。 应用举例: ①无名肿毒:本品适量,捣绒敷患处。 ②眼红肿:本品30克,煎水熏患眼。 三钱三 别名:博落回,滚地龙,落回,号筒草。 来...

阅读全文
苍耳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苍耳根 出处: 《食疗本草》 实际拼音: Cānɡ ěr Gēn 来源: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根。 化学成分: 含糖甙,有抗癌作用。 药理作用: 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寿命。 性味: 《食疗本草》:"温。" 功能主治: 治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痢疾。 ①《食疗本草》:"丁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

阅读全文
马骨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马骨 出处: 《食疗本草》 实际拼音: Mǎ Gǔ 来源: 马科动物马的骨头。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头骨:微寒。" 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头疮,耳疮,阴疮,瘭疽。 ①《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 ②《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 ③《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

阅读全文
红膏药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红膏药 名称: 红膏药 处方: 黄丹(飞炒)60克 乳香 没药 儿茶 血竭 朱砂 樟脑 水银各3克 麝香 冰片各0.3克 黄蜡 水牛油 猪油各30克 功能主治: 治杖疮及臁疮。 用法用量: 先将黄蜡熔化,次入猪油、水牛油和匀,候冷将诸药末投入,搅匀,油纸摊贴;臁疮作隔纸膏贴敷。 《疡医大全》卷七:红膏药 名称: 红膏药 处方: 松香5斤(童便内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