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腹痛泄泻" 的结果

找到 143 条相关结果

诗词中的豆蔻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这首《殢人娇》是苏轼的作品,描写侍妾朝云的美丽端庄和美好心肠,表达对她的深厚感情。《殢人娇》调名本意即咏女子软柔缠人的娇态,古人常用豆蔻年华形容青春美丽的少女,《殢人娇》吟咏的,正是豆蔻年华的女子。 豆蔻入诗情意绵 豆...

阅读全文
艾灸技术的分类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9 | 15 阅读

一、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一端燃烧,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艾条分无药艾条(清艾条)和有药艾条两种。无药艾条用薄棉纸(长28cm、宽6cm)像卷烟卷一样将艾绒卷成直径1.5cm、长20cm的艾卷。卷的松紧要适中,太紧不宜燃烧,太松易掉火星,一般每支质量约10g,可燃烧约1小时。有药艾条用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

阅读全文
外科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仙方活命饮:(一)治一切疮疡,不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天花粉 赤芍药 归尾 乳香 没药 贝母 皂刺甘草(各二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酒一碗,煎数沸。温服。托里消毒散:(二)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即去,新肉即生。若腐肉既溃而新肉不能收敛,属气虚者,四君子汤为主;属血虚者,四物汤为主;气血俱虚者,十全大...

阅读全文
肠炎验方秘方
外科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通治方] 万潜斋:仙传黄金丹,专治一切寒热暑湿时疫,感触四时不正秽气。兼治一切腹痛、泄泻、赤白痢,并绞肠霍乱、斑痧、咳嗽等症。顶上真川连72克 顶上真川贝18克(去心) 干姜72克 藿香叶9克 广陈皮9克 黄芩63克(酒炒) 丁香9克 荆芥穗9克 荜茇18克 砂仁9克(去壳) 麦芽9克(炒) 车前子18克(簸去空壳、浮皮,要净)以上共药12味,须选地道料,不可加减分两,共为细末,用鲜荷叶捣汁为丸...

阅读全文
大头陈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头陈 实际拼音: Dà Tóu Chén 别名: 地松茶、黑头草、石辣 来源: 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球花毛麝香Adenosma indianum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干时变黑色,有芳香气,密被腺毛。茎粗壮,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5~...

阅读全文
芒种之后易“疰夏”,食疗调养“暑”不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14 阅读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阴气初生,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感气化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一带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

阅读全文
疽疮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5-16 | 14 阅读

有腰疽、背疽、脑疽、腿疽,虽因处以立名、而其根则同。方书多用苦寒败毒之药,多致剥削元气,变为阴疽,侵肌蚀骨,溃烂而亡。不知《内经》云∶脾肾气虚,寒气客于经络,血气不通,着而成疾。若真气不甚虚,邪气不得内陷,则成痈。盖痈者,壅也。血气壅滞,故大而高起,属阳易治。若真气虚甚,则毒邪内攻,附贴筋骨,则成疽。盖疽者,阻也。邪气深而内烂,阻人筋骨,属阴难治。其始发也,必憎寒、壮热,急服救生汤五钱,再服全好。...

阅读全文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寒】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人体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袭而病。较常见的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或腹痛泄泻等症状。机能衰退的病症。参见“内寒”条。...

阅读全文
麻口皮子药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口皮子药 实际拼音: Má Kǒu Pí Zi Yào 别名: 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 来源: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 podocarpum Hemsl.或狭叶岭南花椒Z. austrosinense Huang var. stenophyllum Huang,以树皮或根皮入药。夏季采集,晒干。 性味: 辛,温。有小毒。 功...

阅读全文
藁本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11 | 14 阅读

藁本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脑顶头痛、头面皮肤风湿、如人疝瘕、寒湿腹痛泄泻;外治疥疮、癣瘤等病症。 来源 1.南藁本:又名西芎。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sisOliv.的干燥根茎。 2.北藁本:又名香藁本。为伞形科植物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et Kitag.的干燥根茎。 产地与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