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腑证" 的结果

找到 26 条相关结果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4 | 8 阅读

《医学摘粹》: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名称: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处方: 大黄8钱(生),芒消3钱,厚朴4钱,枳实4钱,芍药3钱,生地8钱。 功能主治: 温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 用法用量: 流水煎1杯,去滓,入芒消,火化温服。不下再服。 ...

阅读全文
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3 | 8 阅读

《四圣悬枢》卷四: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 名称: 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 处方: 大黄3钱,芒消1钱,甘草1钱,芍药1钱,浮萍3钱,生姜2钱。 功能主治: 双解表里。主小儿温疫,阳明腑证已成,表证未解。 用法用量: 流水煎半杯,温服。 ...

阅读全文
小便不利
医法圆通 | admin | 2025-06-04 | 7 阅读

按小便不利一证,有阳虚,阴虚,心移热于小肠,与太阳腑证中之蓄尿、蓄热、蓄血、癃闭诸证。因阳虚而致者,由下焦阳微,阴寒阻截膀胱之路,阻微无力,不能化之,故小便不利。其人定无力无神,两尺必浮空,或极劲,口并不渴,即有渴者,必喜热汤。法宜扶下焦之阳,如桂苓术甘汤,倍桂,加白蔻、砂仁,或桂枣丸加胡椒、丁香之类。因阴虚而致者,由下焦血液不足,邪热遂生,须知焦思则生心火,忿怒生肝火,思淫动相火,火动于中,不独...

阅读全文
医者自医之医方
医医医 | admin | 2025-06-24 | 2 阅读

读书宜识字,顾名即思义,人事尽如斯,少弊自多利。今医者满天下矣,试问以医字作何解说,莫不张口茫然,如坠烟雾。字且不识,而欲其技之良、道之精,得乎?医之字义从匚从矢从 从酉。匚受物之器,受矢于器为医。《说文》训为“盛弓弩短矢器”,加 于右上, 亦兵器,下复从酉,酉,古酒字,古为毒物,故大禹绝之(石顽谓为从古服药多以酒助,非也)。神农尝毒,经谓药多为毒物,凡治某病皆谓以某药毒之,《内经》亦多如此,即...

阅读全文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思考中医 | admin | 2025-06-03 | 2 阅读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

阅读全文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思考中医 | admin | 2025-05-28 | 2 阅读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