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胃实" 的结果

找到 165 条相关结果

辨证伤寒派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5 | 14 阅读

一、强调六经辨证之法可以识万病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六经辨证,以此指导立法处方,是辨证伤寒派的主要特点。他们强调《伤寒论》的六经决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而是分司诸病的提纲,伤寒当宗此六经,杂病亦当宗此六经。柯韵伯说:“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消渴.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吕震名...

阅读全文
伤寒•论伤寒杂证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7 | 14 阅读

怫郁因汗失宜,便坚为实哕为虚∶面者,阳明所主。阴盛者,面赤而黯;阳盛者,面赤而光。表证汗出未彻,以致邪热怫抑郁结,故头面红赤,甚则蒸于肌肤,汗出未透身痒者,桂麻各半汤;恶寒热者,葛根汤;汗太过发黄者,茵陈汤;惊惕者,火邪汤;大便硬者,里已实也,大柴胡汤。下后哕[yuě] 者,胃虚也,桂枝参苓汤。戴阳浮火所冲,阴证(下痢厥逆)热微阳热甚。《百问》云∶病患身微热,面赤,脉反沉而迟者,阴证也。身微热者,...

阅读全文
足阳明胃经考正穴法(二之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滑肉门:太乙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灸五壮,针八分。主癫狂,呕逆,吐舌,舌强。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去肓俞一寸,侠脐中两旁各二寸陷中。乃大肠之募。《铜人》灸百壮,针五分,留七呼。《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针。』《素注》针五分,留一呼。主贲豚,泄泻,胀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疟寒热狂言,伤...

阅读全文
脏腑•脏腑总论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先儒叹世人务穷天地万物之理,不知一身五脏六腑毛发筋骨之所在,况医者乎?)脏者,藏乎也,藏诸神而精气流通也;腑者,府库也,出纳转输之谓也。脏腑,兄弟也,同气而异形耳。《素问》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能满,满而不能实也。《难经》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言心肺在上...

阅读全文
调胃承气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0 | 14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调胃承气汤 名称: 调胃承气汤 处方: 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半) 功能主治: 治伤寒不恶寒但热,十余日过经谵语,当和胃气。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伤寒全生集》卷二:调胃承气汤 名称: 调胃承气汤 处方: 大黄、芒消、枳实、厚朴、黄芩。 功能主治: 阳明经胃实,潮热谵语,燥渴,大便不通,手足濈濈自...

阅读全文
大肠腑脉论第一
备急千金要方 | admin | 2025-06-13 | 13 阅读

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当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定血脉,和利精神。(《千金》、《明堂》、《外台》同。《难经》云,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若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即咳,刺手太阴。治阴,在鱼际间。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刺手阳明...

阅读全文
喝蔬菜汁调理青春痘
中医美容 | admin | 2025-06-05 | 13 阅读

  因为许多皮肤外用药中多含有激素,初用这类药物时,痘痘可能会出现减轻或消褪。由于激素可以刺激皮脂腺增生,使其分泌更加旺盛,因此时间一长,痘痘就会生长得更加旺盛。 青春痘分为寻常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前者是由肺胃实热所致,多伴有口干、口臭、便秘,治疗时可根据情况选用枇杷清肺饮合白虎汤,同时外用颠倒散。 有两种蔬菜汁可辅助治疗这种青春痘:雪梨芹菜汁,取芹菜100克、西红柿1个、雪梨150克、柠檬半个,...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脉经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胃病者,腹胀,胃管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 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则抑而刺之,在下管则散而去。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较而散者,当病食痹,髀痛。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即能食。 胃胀者,腹满胃管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日:胃实则胀,虚则泄。 病先发于胃胀满,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之膀胱,背吕筋痛,小便闭。五...

阅读全文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金匮要略 | admin | 2025-05-27 | 13 阅读

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了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栀子豉汤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21 | 13 阅读

附加减诸汤治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烦躁,心中愦愦,怵惕懊恼,目疼鼻干,不得卧者。 【组成】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棉裹 以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若少气者,加甘草二两,若呕者,加生姜三两。若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去香豉加厚朴四两,枳实四枚。若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去香豉加干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