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润肠通便" 的结果

找到 532 条相关结果

壮阳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7 | 20 阅读

凡是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可治疗阳虚证的药物,即为补阳药,又称壮阳药、助阳药。阳虚证包括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但由于肾阳为人体之元阳,对五脏六腑起着温照、生化的作用,因而人体的各种阳虚之症多与肾阳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补阳药主要以补肾助阳药物为主。人体肾阳不足,则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肺气亏虚等症。因此,补阳药除了具有补益肾阳、补益精髓、强筋壮骨等作用外,还能够用于脾肾两...

阅读全文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7 | 19 阅读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南宋·黄枢江南星渚山水奇,马家桂子昌于医。此心契天雄杰者,满轩种杏仁间驰。身虽如蝉蜕浊世,活人远志传孙枝。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随。嗟予蜂房病溽暑,热烘脑子逾蒸炊。难甘遂委庸医手,苍黄连月累卵危。有损无益智者哂,因陈治法宜如斯。言非草草果起死,功当归子夫何疑。况又时当半夏月,雨馀凉气浮轻絺。悬壶索寞乏琼报,木瓜愧诵前人诗。苏耽橘红井泉碧,威灵仙术终相期。阴功百世固未艾,芝田兰...

阅读全文
谷雨时节吃五谷杂粮最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谷雨是春日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一过降雨就慢慢增多,有“雨生百谷”之意。《黄帝内经》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一说,充分说明了五谷在我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性,人的主要营养来源还是要依靠谷类补给。就此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海玲博士为我们细致讲一讲谷雨节气如何吃五谷养五脏。 春天,肝木旺盛,木旺容易克脾土,而在春末夏初的谷雨节气,人的脾脏功能处于转向旺盛的时期。按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此节...

阅读全文
常用食疗方(四)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30 | 19 阅读

28.豌豆炒鸡丁 【组成】豌豆100克、鸡肉100克、鸡蛋1枚、植物油30毫升、食盐1克、味精1克、料酒5毫升、淀粉10克 【制作】将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离,蛋清与料酒、食盐、淀粉搅拌均匀,蛋黄入笼蒸熟后切成方丁。将鸡肉洗净,切成方丁后,用蛋清调好的味汁拌匀。起锅,倒入植物油,待油烧热后,先下入鸡丁划熟,随即放入豌豆、食盐、味精炒熟。将炒熟的豌豆和鸡丁放入盘中,撒上蛋黄丁即可。 【功效】滋补体虚、...

阅读全文
高血压并非终身服药 中医降血压也有妙招
老年保健 | admin | 2025-05-26 | 19 阅读

“高血压”这三个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你知道全国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吗?据数据显示,我国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病,是不是很触目惊心?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得了高血压就一定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这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只有一部分严重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据调查,1959...

阅读全文
桃文化与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6 | 19 阅读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让我们感知到了水暖风和、落英缤纷的春天。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位置。 诗意的桃 《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写。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世人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图景。唐诗宋词中往往以“桃源人”“桃源客”喻指隐士。王维诗曰:“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由此可见,桃花源给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一个精神上的安居之所。...

阅读全文
血瘀体质有哪些特征?饮食起居该如何调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血瘀体质之人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气的运行,气血不畅导致心情不愉快、性情浮躁不能静心做事;瘀血阻滞脑窍,脑窍失养容易引起健忘,此外血瘀体质人群还易患失眠、健忘、痴呆、疼痛、冠心病、脂肪肝、脑血栓形成、脑梗塞、颈动脉斑块、男子精索静脉曲张等病症。 血瘀体质特征 头身:面色、皮肤、口唇紫黯;舌质暗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色素沉着如大小不等的黄褐斑、长期的黑眼圈等,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阅读全文
决明子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中国药典》:决明子 实际拼音: Jué Mínɡ Zǐ 英文名: SEMEN CASSIAE 别名: 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决明:略呈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

阅读全文
预防秋燥有药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19 阅读

秋天的燥,常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如干咳少痰,胸中隐痛,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胃脘隐痛,嘈杂不适等,当以润肺滋阴、补虚润燥为治,不少药粥有祛燥的作用,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款这种的药粥。 石斛粥 石斛15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石斛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益胃生津,养阴清热。 中医认为,石斛甘、淡、微寒,入肺、胃...

阅读全文
食用油品种众多 究竟吃什么油才健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7 | 19 阅读

每天烧菜都离不开食用油,因为油脂的沸点高,加热后能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油温不同,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会呈现出洁白、金黄、深红等不同颜色,对提高菜品质量也有很大的作用。但很多人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不会吃油了,心中有很多疑问,特别害怕因为吃油影响了健康。 问题一:多吃荤油不好,多吃素油没关系吧? 其实不然。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最新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显示,每人每天摄入食用油大约25~30 克。对于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