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消化不良" 的结果

找到 1921 条相关结果

山楂的养生解读与膳饮品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南楂不与北楂同,妙制金糕数汇丰。 色比胭脂甜如蜜,解醒消食有兼功。 露水白时山里红,冰糖晶块市中融。 儿童喜食欢猴鼠,也解携归敬老翁。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 诗词赏析 这首诗首句指出南山楂和北山楂是山楂的不同品种,因地域的不同,味道和功效差异大。金糕即山楂糕,旧时以北京汇丰斋的最有名。金糕有很多品种,如八宝金糕、桂花蜜糕和水晶金糕等,味道有别,各具特色。金糕的颜色如胭脂,味道甜如蜜,...

阅读全文
黑茶的养生保健功效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黑茶属于后发酵荼,由于其茶叶的颜色呈黑褐色而得名。黑茶主要产自湖北、云南、湖南、江西及四川等地。黑茶的产生是由于绿茶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的。在古代时期,由于交通不便利,在运输茶叶的过程中,绿荼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绿茶的颜色变成了黑褐色,变色的同时,荼叶的味道也随之变得香浓淳厚,所以严格地说,黑茶就是绿茶的一个分支种类。黑茶有很多的品种,下面介绍几个黑茶的典型代表。 (1)湖北老青茶。这...

阅读全文
腹胀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1方(厚枳散) 【药物】厚朴、枳壳各1克。 【制法】研为细末(或用姜汁、黄酒调)。 【用法】敷跻,每周换药1次。用于各种腹胀。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备注】肝胃不和者加香附0.5克;脾胃虚寒者加用生姜汁调膏;寒邪腹胀加用生姜汁、葱汁调膏;郁证腹胀加柴胡0.5克;痰饮腹胀加香附、半夏、获笭各0.5克,生姜汁调膏。 2方 【药物】公丁香、肉桂、苍术各适量。 【制法】研细粉。 【用法】贴跻。用...

阅读全文
端午吃粽子有技巧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端午节临近,粽子市场又火爆起来。专家提醒,粽子怎么吃有技巧:糯米性温,可以暖胃,因此趁热吃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 肉粽可以补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粽子以竹叶或苇叶为皮,糯米为肉,叶子不仅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而且糯米性温,有...

阅读全文
《本草中国》第二集《年华》--邓家父子的灵芝故事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二集《年华》中,讲述了邓家父子的灵芝故事。 邓桂庭在武夷山里采摘了一辈子的野生灵芝,在他的概念里,只有那些生存在大山深处、难以获得的野生灵芝才是真正的救命仙草。他的儿子邓忠贵却认为,在大棚中人工种植的灵芝可以在最好的时节收获,还能获得珍贵的灵芝孢子粉,再加上现代破壁技术的支持,能使灵芝最好的精华得到提取与利用。 尽管父子之间因此存在隔阂,却总能在每次家庭聚会时,...

阅读全文
儿科常见病的按摩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7 | 21 阅读

小儿泄泻 排便次数骤增,粪便稀薄,谓之泄泻,又名腹泻或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大多在夏秋两季,但冬春季也有发生。 病因 外感风寒:小儿脱、换衣服,擦身、洗澡不慎,睡觉踢被等受寒着凉以致泄泻。 内伤饮食:乳食没有规律,时饱、时饥或乳食过饱或吃了不洁的食物、不熟的瓜果等原因,均能引起泄泻。 症状 轻症泄泻: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几次...

阅读全文
飞禽中人参--鹌鹑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俗话说:“要吃飞禽,鸽子鹌鹑。”鹌鹑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肥胖症患者食用。鹌鹑可与补药之王人参相媲美,被誉为“飞禽人参”。 鹌鹑肉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族、维生素E、芦丁等,营养价值高于鸡肉。鹌鹑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4.3克,比鸡肉高 4.6%,维生素的含量比鸡肉高一倍。鹌鹑肉中赖氨酸、谷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因此鹌鹑肉味道鲜美,食而不腻。鹌...

阅读全文
中医提升免疫疗法多,日常生活重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新冠肺炎的来袭,再一次让人们关注如何维护好自身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的问题。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源性异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免疫力低下一般都只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如劳累、睡眠少、嗜烟酗酒、久坐少动、情绪低落、焦虑、紧张、饮水少、饮食不规律、维生素缺乏等。一个人如果经常罹患感冒,且有倦乏、消化功能紊乱、唇周疱疹(俗称“上火”...

阅读全文
猕猴桃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根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实际拼音: Mí Hóu Táo Gēn 来源: 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 《陕西中草药》:"酸微甘,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活血,消肿。治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带下,疮疖,瘰疬。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利尿,缓泻。治腹水;外用接骨,消伤。" ②《...

阅读全文
伤湿止痛膏一专多能
百病膏药 | admin | 2025-05-20 | 21 阅读

伤湿止痛膏用于风湿关节痛、肌肉酸痛、轻度挫伤扭伤等,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它还可以治其他多种疾病。治头痛:将伤湿止痛膏剪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贴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上,头痛可止。 牙痛:取伤湿止痛膏贴于患牙相应的面颊部位,3~4小时即可止痛,尤其对风火牙痛有显著效果,且无副作用。 治气喘:取伤湿止痛膏贴于颈背部脊椎两侧的“肺俞”穴上。 治感冒发烧: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曲池”穴上,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