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毒药" 的结果

找到 544 条相关结果

甘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6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甘草 实际拼音: Gān Cǎo 英文名: RADIX GLYCYRRHIZAE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

阅读全文
痘药正品(六十六)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3 | 20 阅读

人参:益元气,生精血,复元神,补五脏。凡痘疮表散、起胀、灌浆、收靥,始终皆赖之。黄 :固腠理,补元气,内托陷下皆用之。当归:生血、养血,活血止血,痘疮赖以调血,凡虚者能补,滞者能行。欲其升散,当佐以川芎;欲其敛附,当佐以芍药。熟地黄:痘疹之病,形质之病也,形质之本在精血。熟地以至静之性,以至甘至浓之味,实精血形质中第一品纯浓之药。凡痘疮起发灌浆收敛之用,以参 配之,其功乃倍。且其得升、柴则能发散,...

阅读全文
乌头从毒药到良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0 阅读

1982年5月20日,国家邮电部发行《药用植物》系列邮票,乌头为其中之一。 乌头像许多中药材一样,存在着双面性——毒性和药性。乌头属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是该属植物中我国最早药用的品种。李时珍说:“初中为乌头,像乌鸦的头;附着乌头而生的是附子,像子附母。”乌头为镇痉剂,治风庳,风湿神经痛。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属温里药,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乌头的野生品种称为草乌,分布于我国大...

阅读全文
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
傣医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傣医药学以傣族贝叶文化为背景,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 历史沿革 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治病方药。傣医药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

阅读全文
瑶医的特殊病因包括哪些?
瑶医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一)痧气 痧气是瑶族地区一类常见病因,易感于夏秋季节。痧气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传染性的,另一种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暑浊之气,而非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的暑湿之气。 人体于夏秋二季感受传染性痧气以后常自觉身体酸累疼痛,或胸闷腹痛,或呕吐腹泻等,严重者还会有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感触秽浊不正之气可致腹痛、吐泻,表现为先发吐泻后见腹痛;感受暑浊之气,则先发心腹绞痛而后见吐泻;心昏闷,痧...

阅读全文
党参别名上党参的来历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4 | 20 阅读

党参为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故又有上党参的别名。要说党参,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古时对长治的雅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分为36个郡,现在山西省长治市及平顺县一带就是那时的上党郡。 相传,紧依太行山的上党郡有一个姓高的大财主,开了一家中药铺。店名很好听,称为“济世堂”。但是,打着“济世”旗号的高财主干的却是坑蒙拐骗百姓的坏事,出售的都是假...

阅读全文
独圣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独圣散 名称: 独圣散 处方: 黄蜀葵花(炒)30克 制法: 上一味,捣为细散。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解围元薮》卷三:独圣散 名称: 独圣散 处方: 蓖麻子肉2两(碎者不用),黄连2两。 功能主治: 鼓槌风,手指挛,瘸足,趾肿烂脱落,腿肘曲折,肿痛难忍。 用法用量: 同贮瓶内...

阅读全文
旅游悦心又强体 旅行生活五注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5 | 20 阅读

旅游是一种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又能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男女老少,不同人群都能从旅游中得到满足,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从“五一”“十一”黄金周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的新闻报道中,就能看出人们对于这项活动的热衷程度了。旅游的确在我们的业余生活和养生保健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名山秀水,洞壑飞瀑,古迹苑林,无不引人入胜。宋代文豪苏东坡说:“...

阅读全文
马蔺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马蔺花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Mǎ Lìn Huā 别名: 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来源: 鸯尾科植物马蔺的花蕾,4月开花后,择晴天采摘,晒干或阴干。勿沾露水,以免变色。贮藏干燥通风处,以防霉烂。 生境分布: 产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等地。 ...

阅读全文
麻黄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中国药典》:麻黄 实际拼音: Má Huánɡ 英文名: HERBA EPHEDRAE 别名: 色道麻、结力根[蒙古] 来源: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