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外科心法" 的结果

找到 30 条相关结果

晋唐到明清药浴疗法的发展
中医药浴 | admin | 2025-05-20 | 11 阅读

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

阅读全文
口腔溃疡切不可盲目补维生素与泻火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1 阅读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好发于舌、唇、颊等位置。虽然只是小毛病,但却会给日常饮食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很多人认为口腔溃疡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或上火引起,一发作就去药店买一些清热泻火药和维生素,或者还有些人认为多吃点水果就好了,这些做法有时候反而导致溃疡加重,甚至反复发作。 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归属于 “口疮”“口疡”“口糜”等范畴。多为...

阅读全文
内疏黄连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11 | 11 阅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内疏黄连汤 名称: 内疏黄连汤 别名: 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 处方: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山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30克 连翘60克 制法: 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疡热毒炽盛,肿硬木闷,根盘深大,皮色不变,呕哕烦热,大便秽结,脉象沉实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用水...

阅读全文
正宗派集外科学之大成的祁坤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0 | 11 阅读

祁坤,名广生,浙江绍兴人,清顺治及康熙年间为御医。精外科,编有《外科大成》一书。全面论述了外科疾患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以及方药,内治与外治并举,理论与经验映辉。内治重在消与托,外治法亦丰富多彩,有针、烙、砭、灸、烘、拔、蒸等,正所谓“疮疡之微者无不载,方法之善者无不备,集曰大成,询可谓集外科之大成也”(《外科大成·祁宏原序》)。《外科大成》成为继《外科正宗》以后又一部外科学的正宗之作。 《外...

阅读全文
正宗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9 | 11 阅读

正宗派是中医外科学的主要流派,它虽以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为名称,实际上包括了宋代的陈自明(《外科精要》、元代的齐德之(《外科精义》)、明代的薛立斋,(《外科心法》《外科发挥》、汪机(《外科理例》)、申斗垣(《外科启玄》),以及清代的祁坤(《外科大成》)等著名医家在内。正宗派名医众多,影响极为深远,是外科学的正宗。...

阅读全文
白屑风
外科骨伤科 | admin | 2025-06-02 | 10 阅读

病名,又名面游风,钮扣风。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生于面上,初起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项后极痒,热湿甚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其治:血热风燥者宜凉血清热消风,方选消风散加减,或防风通圣丸;脾胃湿热者宜利湿清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或龙胆泻肝丸;阴伤血燥者宜滋阴除湿,方选滋阴除湿汤;血虚者可选当归饮子;日...

阅读全文
解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0 阅读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解毒散 名称: 解毒散 处方: 赤小豆、木鳖子、橡(木斗)子、南星、大黄、朴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黑斑红斑,疮痒瘾痒。 用法用量: 用慈姑、薄荷、靛青和蜜水调,涂患处,外用雄黄围之,却服荆芥、解毒二散。 《痘疹会通》卷三:解毒散 名称: 解毒散 处方: 紫苏、干葛、桔梗、陈皮、川朴、甘草、半夏、茯苓、桔壳、前胡、地肤、知母(秋...

阅读全文
论针法(十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3 | 8 阅读

上古有砭石之制,《内经》有九针之别,制虽不同,而去病之意则一也。且疮疡一科,用针为贵。用之之际,虽云量其溃之浅深,尤当随其肉之浓薄。若皮薄针深,则反伤良肉,益增其溃。肉浓针浅,则脓毒不出,反益其痛。用针者,不可不慎哉。至于附骨疽,气毒流注,及有经久不消,肉溃不痛者,宜燔针开之。若治咽喉之患,当用三棱针。若丹瘤及痈毒四畔 赤疼痛如灼,宜用砭石去血,以泄其毒,则重者轻,轻者消。如洪氏室患腹痈,脓胀闷瞀...

阅读全文
乳痈乳岩(五十一,妇人门亦有乳证当互察之)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9 | 8 阅读

立斋曰∶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男子房劳恚怒伤于肝肾,妇人胎产忧郁损于肝脾,皆能致之。若因暴怒或儿口气所吹肿痛者,宜疏肝行气。 痛发寒热者,发散表邪。 肿痛甚者,清肝消毒,并宜隔蒜灸。未成脓者,疏肝行气。不作脓或不溃者,托里为主。溃而不敛或脓清者,宜大补脾肺气血为主。又治法曰∶若脓出反痛,或作寒热,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体倦口干,中气虚也,补中益气汤。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八珍汤加五味子...

阅读全文
鹅掌风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07 | 7 阅读

鹅掌风指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而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说:“……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外科正宗》说:“鹅掌风由足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疑,致皮枯槁。”本病主要由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而成。病久湿热化燥伤血,则气血不能来潮,皮肤失去荣养,以致皮厚燥裂,形如鹅掌。总的治疗原则为祛风利湿,益肾解毒为主。 西医的手癖相当干本病。 (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