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外敷" 的结果

找到 2078 条相关结果

重五位一体理论的侗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毗邻地带的武陵、雪峰山区。侗医药学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侗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与其他民族医药相比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 特色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的医学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是指天、地、气、水、人五者之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

阅读全文
金牛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功能主治】 ①《岭南采药录》:治霍乱吐泻,理内伤咳嗽。 ②《中药志》:解毒破血。治风痰膈气,解罂粟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散瘀,止痛镇咳。煎服治胸痛咳嗽,百日咳,小儿麻痹后遗症;鲜品捣烂醋调外敷治角膜云翳,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辞典》...

阅读全文
猫爪草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猫爪草 实际拼音: Māo Zhuǎ Cǎo 英文名: RADIX RANUNCULI TERNATI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多5~6个簇生,形似猫爪,长3~10mm,直径2~3mm,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

阅读全文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医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四大民族之一(1000万人口)。苗族的分布以贵州省为中心(约占苗族总人口人50%),并向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等省区辐射。苗族也是一个国际性民族,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也有苗族分布。 历史沿革 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100多种与苗...

阅读全文
葎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葎草 实际拼音: Lǜ Cǎo 别名: 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簕草、大叶五爪龙、拉狗蛋、割人藤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Merr.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炮制: 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 甘、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

阅读全文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背痈差点要了宋江的命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成功刻画了林冲、李逵、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汉鲜明的形象。从中医的视角看,书中记述的还有许多疾病值得探讨,如宋江患背痈这一细节。 宋江患“背痈”险丧命 在《水浒传》“托塔天王梦中显圣”一回中,宋江用兵攻打北京,不得破城。宋江好生忧闷,当夜帐中伏枕而卧,梦见晁盖,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 ,醒来却是...

阅读全文
黄堇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2 | 22 阅读

《中药大辞典》:黄堇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实际拼音: Huánɡ Jǐn 别名: 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小花黄堇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具恶臭,高10~60厘米。根细长。茎多分枝。叶片轮廓三角形,长3~12厘米,2~3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3...

阅读全文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1 阅读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群要特别注意固本扶正,防御风寒之邪对人体的侵袭。 火灸疗法 据了解,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即无创伤性将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经过穴位渗透于全身腠理,再通过皮肤导入体内,直达病灶,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

阅读全文
头晕敷脐疗法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脐,穴名神阙。敷脐疗法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填敷脐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内达脏腑,调节人体的阴阳之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敷脐疗法源于古代,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为广大民喜施乐用。 填法:将药物研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