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枯草" 的结果

找到 586 条相关结果

忽布筋骨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忽布筋骨草 出处: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实际拼音: Hū Bù Jīn Gǔ Cǎo 别名: 白毛夏枯草(《西藏常用中草药》),轮花筋骨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斗尕尔摸(藏名)。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白苞筋骨草的全草。6~7月采,洗净,除去须根,晾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矩圆...

阅读全文
彝医学常见儿科疾病(三)
彝医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一)痄腮 彝医名称:蒲灯东 主证:开始以一侧耳垂为中心漫肿,继而见于另一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者,或仅局限于一侧者,边缘不清楚,外表皮肤不红,触之有疼痛感,张口不利,阻嚼困难、口颊内可见红肿,发病初期,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呕吐、纳差、鼻塞、流涕等症。 治疗方一:蒲公英全草适量(5g),夏枯草适量(5g),水煎服。 方二:龙胆草全草适量(5g),金银花藤适量(5g),水煎服。 方三:金银花适量(...

阅读全文
南天竹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Nán Tiān Zhú Yè 别名: 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化学成分: 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肿痛,瘰疬,血尿,小儿疳疾。 ①《广西中...

阅读全文
射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中国药典》:射干 实际拼音: Shè Gān 英文名: RHIZOMA BELAMCANDAE 别名: 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来源: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DC.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10cm,直径1~2cm。表面...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楷、槐及其药用价值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日初长,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萍芜径曲凝珠颗,衬沙汀、细簇蜂房。被晚风轻飐,圆荷翻水,泼觉鸳鸯。 此景最难忘。称芳尊泛蚁,筠簟铺湘。兰舟棹稳,倚何处垂杨。岂能文字成狂饮,更红裙、闲也何妨。任醉归明月,虾须帘卷,几线余霜。 这首《夏日燕黉堂》是宋代无名氏的作品,通过夏日景物的描写,抒发心中的喜悦之情。古代将学堂称为黉堂,词牌“夏日燕黉堂”又名“夏日宴黉堂”,调名本意即咏夏...

阅读全文
土茯苓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19 阅读

《中国药典》:土茯苓 实际拼音: Tǔ Fú Línɡ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

阅读全文
高血压敷脐疗法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敷脐疗法是在病人肝部敷药,并保留一定时间,通过皮肤吸收使药力作用于人体,产生治疗效果。敷脐疗法自古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过敷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范围,通过局部的剌激作用和药物的自身作用,统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以调节机体的状态。具有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廉价安全等特点。 敷法:将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适当的液体调和成膏状或糊状敷于脐部,...

阅读全文
药物贴敷技术的常用药物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生姜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牌胃寒证。③胃寒呕吐。④肺寒咳嗽。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阴盛格阳。...

阅读全文
何首乌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中国药典》:何首乌 实际拼音: Hé Shǒu Wū 英文名: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别名: 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性状: 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

阅读全文
加味藿香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外科正宗》卷二:加味藿香散 名称: 加味藿香散 别名: 加味藿香饮 处方: 藿香、甘草、桔梗、青皮、陈皮、柴胡、紫苏、半夏、白术、茯苓、白芷、厚朴、川芎、香附、夏枯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气毒瘰疬,外受风邪,内伤气郁,以致颈项作肿,肩膊强痛,四肢不舒,寒热如疟,及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加味藿香饮(《嵩崖尊生》卷六)。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