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备急千金要方" 的结果

找到 412 条相关结果

保健推拿起源
推拿文化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脘痛等。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汉时期成书的。 《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

阅读全文
棘刺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棘刺丸 名称: 棘刺丸 处方: 棘刺 干姜 菟丝子各60克 天门冬 乌头 小草 防葵 薯蓣 石龙芮 枸杞子 巴戟天 萆薢 细辛 萎蕤 石斛 厚朴 牛膝 桂心各30克 制法: 上十八味,共研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虚劳诸气不足,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 每次5丸,用酒送服,一日三次。 《外台》卷十六引《深师方》:棘刺丸 名称: 棘刺丸 ...

阅读全文
覆盆子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覆盆子丸 名称: 覆盆子丸 处方: 覆盆子90克 苁蓉 巴戟天 白龙骨 五味子 鹿茸 茯苓 天雄 续断 薯蓣 白石英各75克 干地黄60克 菟丝子90克 蛇床子37.5克 远志 干姜各45克 制法: 上药十六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劳伤羸瘦。 用法用量: 酒服15丸,每日二次,渐渐加至30丸。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生冷及不洁等腐...

阅读全文
隔泥饼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8 | 18 阅读

【概述】 隔泥饼灸法又称隔黄土饼灸、泥土灸、黄土灸等。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用以治疗耳病:“作泥饼子厚薄如馄饨皮,覆耳上四边,忽令泄气,当耳孔上,以草剌泥饼穿作一小孔于上,以艾灸之百壮,候耳中痛不可忍即止。侧耳泻却黄水,出尽即差。当灸时,若泥干,数易之。”另外还用来治疗痈疽初起:“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著疮上灸之...

阅读全文
芥子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芥子又名芥菜子。载《名医别录》,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1.芥子: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芥子:《太平圣惠方》:“微妙。”现行,取净芥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爆...

阅读全文
石榴皮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9 | 18 阅读

《中国药典》:石榴皮 实际拼音: Shí Liu Pí 英文名: PERICARPIUM GRANATI 来源: 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 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

阅读全文
铅丹散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铅丹散 名称: 铅丹散 处方: 铅丹 胡粉各15克 栝楼根 甘草各75克 泽泻 石膏 赤石脂 白石脂各37.5克 制法: 上八味,研为细末,过筛。 功能主治: 治消渴。 用法用量: 每次2克,用温开水送下,一日三次。身体强壮者每次服3克。渴甚者在二服,腹痛者减之,丸服亦佳,一服10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铅丹散 名称: 铅丹散 处方: 铅...

阅读全文
按摩阿是穴治落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落枕又称“失枕”,是以颈部一侧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笔者采用按摩阿是穴(痛点)治疗落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后侧。术者用拇指或大鱼肌轻推患侧颈部6~10次后,找出阿是穴(最痛点),此时手下多能感到此处皮肤下肌肉有一硬结,用拇指按揉阿是穴1~5分钟。接着,术者轻轻地将患者的头部向健侧牵拉,充分牵拉患侧肌肉,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阿...

阅读全文
恒山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1 | 18 阅读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恒山丸 名称: 恒山丸 处方: 恒山 知母 甘草 大黄各18克 麻黄24克 制法: 上药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截疟。治温疟。寒热往来,脉浮大者。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每日二次,食前服。未见效者,可适当增加用量。 《千金》卷十一:恒山丸 名称: 恒山丸 处方: 恒山1两半,蜀漆1两半,白薇1两半,桂心1两半,鮀甲...

阅读全文
半夏茯苓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5 | 18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茯苓汤 名称: 半夏茯苓汤 处方: 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头目眩运,四肢怠隋,百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好咸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 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