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唇形科" 的结果

找到 489 条相关结果

黄芩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黄芩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用于湿热暑温、胸闷呕吐、肺热咳嗽、高热烦渴、黄疸、泻痢、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产地与分布 主产河北、山西、东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鉴别要点 紫(子)芩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外表深黄色、质坚实、断面黄色。以...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江西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17 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西江月》是辛弃疾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表现出作者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江西有道地药材20余种,比较著名的有清江枳壳、凤眼车前、樟树吴茱萸、江栀子、泰和乌鸡、江香薷、修水白术、丰城鸡血藤、草珊瑚、夏天无等。江西樟树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建昌帮...

阅读全文
山槟榔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山槟榔 出处: 《云南中草药》 实际拼音: Shān Bīnɡ Lɑnɡ 别名: 山萝卜、化积药(《云南中草药》),地葫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粗壮,外皮黄褐色,须根多数。茎直立,黄褐色,被长柔毛及混生的具腺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13厘米...

阅读全文
水龙胆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水龙胆草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实际拼音: Shuǐ Lónɡ Dǎn Cǎo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基部多分枝。茎方形,被短细毛,高30~50厘米。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长1.6~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下延至叶柄中部,边缘有锯齿,上面疏被短毛,下面脉上有毛。聚伞花序顶生,圆锥花序式排列,每轮有花6朵;...

阅读全文
野草香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9 | 17 阅读

《中华本草》:野草香 实际拼音: Yě Cǎo Xiānɡ 别名: 野香薷、鱼香菜、木姜花、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苏、野苏麻、满山香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的叶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cypriani(Pavol.)C.Y.Wu et S.cho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野草香,草本植物,高20-100cm。茎直...

阅读全文
紫苏的种植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紫苏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   (一)药用价值   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

阅读全文
同出一物 功效有异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中药的种类繁多。有些中药来源于同一植物,但功效却差异明显,甚至截然不同,临床应甄别使用。 生姜、生姜皮与干姜 均源自姜科植物姜,生姜为根茎,性辛温,可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主治风寒表证、胃寒呕吐、风寒咳嗽等;生姜皮为根茎的外表皮,性辛凉,可和脾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干姜为干燥根茎,性辛热,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里寒证、亡阳证、寒饮咳喘等。 桂枝与肉桂 均源自樟科乔木肉...

阅读全文
野丹参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野丹参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实际拼音: Yě Dān Shēn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 功能主治: 宽胸补气,去风湿,治疥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汁。 ...

阅读全文
饮用甚喜茶 平生任逍遥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作诗《两碗茶》,曰:“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这样闲暇惬意的时光,顺其自然的心态,实在是难能可贵。 茶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来说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体悟人生智慧的一扇大门。平常的茶中有非常之道。茶从不挑人,它来者不拒。金庸小说里的豪侠壮士可以喝着大碗茶杀伐决断,快意人生;红楼中的痴情儿女也可以围坐一起慢品香茗,对...

阅读全文
灵香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6 | 1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灵香草 实际拼音: Línɡ Xiānɡ Cǎo 别名: 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 来源: 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以地上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集,阴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行气,止痛,驱蛔。用于感冒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蛔虫病。 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