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劳瘵" 的结果

找到 177 条相关结果

补阴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2 | 15 阅读

《丹溪心法》卷三:补阴丸 名称: 补阴丸 别名: 虎潜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上)。 处方: 黄柏250克(盐、酒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黄各90克 龟版120克(酒浸,炙)白芍(炒)陈皮 牛膝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30克(酒浸,酥炙) 制法: 上药为末,酒煮羊肉和丸。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主精血不足,虚火亢盛,筋骨痿弱,腿...

阅读全文
喘急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脉滑而手足温者生。脉沉涩而四肢寒者死。数者亦死。为其形损故也。肺受邪则喘。手太阴肺专主外感。无汗而喘属表实。有汗而喘属表虚。凡久喘未发。扶正气为要。已发。攻邪为主。大概喘急甚者。不可便用苦药。火气盛故也。一论外邪在表。无汗而喘者。五虎汤 麻黄(三钱) 杏仁(去皮三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一钱) 细茶(一钱) 有痰。加二陈汤。上锉一剂。生姜、葱。水煎热服。加桑白皮一钱。尤良。一论在里。邪实不便。脉...

阅读全文
补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9 | 14 阅读

四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证。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加味四君汤: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怔忡耳鸣,脚软气弱,及一切脾胃气虚,口淡,食不知味,又治气虚不能摄血,以致下血不禁。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黄 (炙) 白扁豆(炒)上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三钱,滚汤调服。生附四君汤:...

阅读全文
浙派中医对中医发展的“十大贡献”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5 | 14 阅读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华物天宝,人杰地灵。浙江中医源远流长,名医多,名著繁。浙派中医“四大医家”有:创滋阴学派的“金元四大家”之朱震亨,撰《针灸大成》、被今人誉为“针灸三圣”之一的杨继洲,温补学派代表人物、著述丰硕的医家张景岳,清代温病四大家之王士雄。浙派中医“十大名著”有:立一家之言,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的《格致余论》,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的《景岳全书》,倡“命火肾水”说的《医贯》,倡...

阅读全文
柴胡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2 | 14 阅读

《中国药典》:柴胡 实际拼音: Chái Hú 英文名: RADIX BUPLEURI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

阅读全文
白及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0 | 14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白及散 名称: 白及散 处方: 白及0.3克 细辛0.3克 防风0.3克(去芦头)柏子仁0.3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解颅。 用法用量: 以乳汁调涂儿颅骨上,一日二次。 《普济方》卷六十四:白及散 名称: 白及散 处方: 白及20枚(研为末)。 功能主治: 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 用猪肺1个、生姜数片,煮熟,切成...

阅读全文
安息香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5 | 14 阅读

《中国药典》:安息香 实际拼音: ān Xī Xiānɡ 英文名: BENZOINUM 别名: 白花榔 来源: 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树脂。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树脂,阴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常粘结成团块。表面橙黄色,具蜡样光泽(自然出...

阅读全文
贯众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贯众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Guàn Zhònɡ 别名: 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来源: 主要为鳞毛蕨...

阅读全文
干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30 | 14 阅读

《中国药典》:干漆 实际拼音: Gàn Qī 别名: 漆树 来源: 本品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 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气。 鉴...

阅读全文
蚯蚓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4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蚯蚓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Qiū Yǐn 别名: 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土龙(《别录》),地龙子(《药性论》),地龙(《圣惠方》),朐躵、土螾(《纲目》),虫蟮(《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巨蚓科动物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