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内科疾病" 的结果

找到 50 条相关结果

拔罐适应症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13 | 13 阅读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

阅读全文
彝医内科疾病的治疗
彝医 | admin | 2025-05-09 | 13 阅读

一、感冒 彝医名称:助笨 主证:发热,怕冷,头痛,周身不适,全身酸痛。 方一:柴胡、麻黄、荆芥各适量(各15g),水煎服。 方二:黑辣蓼根适量(30g),水煎服。 方三:潭底石数个、毛蓼全草适量(30g),水煎服。 方四:打烂碗嫩叶适量(15g),捣烂冲开水服。 方五:燕尾草适量(30g),水煎煎。 方六:虎草全草适量(15g),水煎服。 方七:玉叶金花根适量(15g),水煎服。 (二)不明原因...

阅读全文
湿敷疗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07 | 13 阅读

湿敷疗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本法是根据病情配方,将配方的药物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95%的酒精浸泡5-7天,即可使用。使用时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敷在患处,l-2小时换药1次,或3-5小时换药1次。有些疾病(如痈肿)可先熏洗,后湿敷,这样可增强疗效。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

阅读全文
古今膏方组方特点
膏药文化 | admin | 2025-05-03 | 13 阅读

到了明清时代,有相似功效的药物精选并归为一类,如补血组、补心气组、滋肾阴组、活血化瘀组、健脾利湿组,再将这些组群进行整合,综合发挥这几组药物的作用。由这些不同组的药物分别承担其在总方中的君臣佐使的作用,形成方中的君剂、臣剂、佐剂、使剂。 治外科疾病 《圣济总录》“一醉膏”,以没药、瓜萎、甘草,酒煎成膏,治“发背、脑疽及一切恶疮”。《洞天奥旨》“文武膏”,用桑堪、夏枯草两味熬膏,每服二匙,白汤化下,...

阅读全文
虚劳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29 | 12 阅读

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性病证即为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失调,积劳内伤,久病不复等多种原因而致的。《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说:“虽分五脏,面五脏所藏无非精气,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内经》说:“虚则补之。”故虚劳的治疗,应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并根据其病因病机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四法。各种原因所致虚损往往互相...

阅读全文
贫血有哪些危害,哪些原因会引起贫血?
老年保健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贫血需重视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头晕、乏力或者胸闷、心慌等症状,以为自己有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忽略贫血也会有上述症状,或者即使知道了有贫血也不在乎。其实,贫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 贫血有哪些危害 贫血并不仅仅有头晕、面色差等表现,由于贫血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发生减少,因此会造成全身组织和器官出现缺氧。通常血红蛋白60~90克每升为中度贫血,30~60克每升为重度贫血,小于30克每升为极重...

阅读全文
彝医学的著作之《作祭献药供牲经》
彝医 | admin | 2025-05-20 | 12 阅读

《作祭献药供牲经》是一部珍责的彝族古典著作,此书写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76年),它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马学良教授1947年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团街乡安多康村彝族毕摩张文元家调査时发现的。后经马学良教授翻译整理成彝汉对照本。《健康报》1988年10月8日第二版作了专题报通。 (一)《作祭献药供牲经》中关于儿科学的记载 《作祭献药供牲经》对儿科学描述得很详细,它把小孩从母亲怀孕的第一个...

阅读全文
沈氏女科21代崇德厚教传承路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5 | 12 阅读

近年来,许多具备历史延续性的中医馆纷纷开业,追溯历史文化,总结前人经验,重续文化传承。这些医馆存在的本身就是中医发展历史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医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厚重性,也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珍贵技术和诊疗经验。沈氏女科崇厚堂即是其中之一。他的故事要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说起。 起 源 洪武东阳悬壶,擅妇科通内科 沈氏女科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全称“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

阅读全文
壮医辨证及辨病
壮医 | admin | 2025-05-10 | 12 阅读

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搜集到的壮医病症名称达数百种之多。其中不少病症名称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民族特色。就内科病来说,概括起来主要有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岭南致病因素是一种“恶气”亦称毒气。乃由于岭南阳气多宣泄,冬不闭藏,致草木水泉皆禀此“恶气”,“日受其毒,发而为病”。因此临床上以毒命名的病名最为普遍。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等。大类下面...

阅读全文
委陵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9 | 12 阅读

《中国药典》:委陵菜 实际拼音: Wěi Línɡ Cài 英文名: 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 别名: 毛鸡腿子、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翻白草[山东]、白头翁[湖北]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 的干燥全草。春季未抽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根呈圆柱形或类圆锥形,略扭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