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佝偻病" 的结果

找到 90 条相关结果

民俗育儿与现代育儿如何取舍?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女性成为了妈妈,其中不少新手妈妈因为缺少育儿经验,很多育儿知识都得老人来传授。对此,专家提醒,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但其中不科学的部分也不能照搬照做。 “有声有色”更精彩 家在福州的豆豆刚出生没几天,家里就来了许多亲戚探望。见到宝宝可爱,一些人都忍不住伸手往豆豆脑门顶上摸,每当这时,豆豆妈都紧张地制止。原来婆婆老早就叮嘱,宝宝的囟门也就是“天顶盖”的地方是新生...

阅读全文
鱼肝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鱼肝油通常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及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此外,含有胆甾醇、维生素A及D。尚含十九醇、廿一醇、异十八烷等。 功能主治:用于夜盲症,角膜炎,软骨病,维生素A、D缺乏症,营养不良及疾病的恢复期。 鱼肝油中主要是维生素A和D。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生殖、视觉、上皮组织健全及抗感染免疫功能。。维生素A缺乏时可引起:小儿骨骼发育迟缓;影响牙齿牙釉质细胞发育,牙齿不健全;上皮组织结...

阅读全文
龙牡壮骨颗粒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5 | 14 阅读

《中国药典》:龙牡壮骨颗粒 名称: 龙牡壮骨颗粒 处方: 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制)、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 性状: 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味甜。 炮制: 以上十六味,党参、黄芪、麦冬、白术、山药、五味子、茯苓、大枣、甘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龟板、龙骨、牡蛎三味...

阅读全文
如何防治幼儿腹泻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6-06 | 13 阅读

幼儿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所以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婴幼儿更容易患肠炎。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会有细菌感染的可能,病毒就会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腹泻症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

阅读全文
春季幼儿保健4误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3 阅读

春天,正是幼儿长身体的时候,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幼儿身体强壮,抵御住疾病的侵袭。可是,长期形成的一些误区,有时会使父母的疼爱伤着幼儿。在此,有关专家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提醒家长: 误区一:春捂秋冻,得给幼儿多穿些 “捂”是个相对的概念,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春季,幼儿在户外的活动量加大,穿得过多容易出汗,一遇冷风会导致感冒。因此,着衣应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 误区...

阅读全文
宝宝胸部凹凸不能忽视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25 | 13 阅读

胸腔内主要是心肝和肺脏,所以胸围的增长和体格发育关系很大。专家指出,家长在关注宝宝头围时,不要忽视了胸围。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厘米至2厘米,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之后胸围超过头围。胸围是用软尺平乳头绕一周的长度。新生儿为32厘米,6个月为44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9厘米。 营养不良的孩子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这除了有营...

阅读全文
中医望肢体之足内翻
中医望诊 | admin | 2025-05-25 | 13 阅读

关键词:足内翻。 足内翻的形象为:两足平行着地,机体处于直立状态时,跟腱的延长线落在跟骨的外测,行走时,经常出现足踝内翻现象。 主病:见于脊髓灰质炎、踝关节损伤、佝偻病。 病例:痹症,湿热下注。老年性骨关节病。也见于西医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阅读全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 | admin | 2025-05-21 | 13 阅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一种常见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占总佝偻病95%以上。本病系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于骨骼生长部位,最终致骨骼畸形。近年重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已显著减少,但轻、中度佝偻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严重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本病属中医五迟、五软、鸡胸、龟背、解颅、疳证等范畴。因先天禀赋不足,后...

阅读全文
夏天宝宝多汗怎么办?试试这三款药膳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宝宝经常出汗可不是正常现象,不过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担心,中医上有三款食疗方可以解决宝宝爱出汗的问题。 气阴两虚型 小儿出汗以盗汗为主,出汗较多,体形偏瘦且倦容,还伴有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有时有潮热、口唇淡红、舌淡少苔、脉细弱的症状。 推荐药粥方:银耳10克,莲米15克,大枣6枚,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柄后撕成小块备用;再将莲米用温水泡l小时,与淘洗干净的大枣...

阅读全文
党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中国药典》:党参 实际拼音: Dǎnɡ Shēn 英文名: RADIX CODONOPSIS 别名: 东党、台党、潞党、口党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西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