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食道" 的结果

找到 256 条相关结果

培土生金愈久嗽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admin | 2025-06-06 | 3 阅读

咳嗽为肺系疾患之主要证候,《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对此早有专篇论述。现代中医将咳嗽划分外感、内伤两大类,颇合临床实用,但此分类在明代张景岳之《景岳全书·咳嗽》篇已有记载:“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关于外感咳嗽,本文暂置不论。而于内伤咳嗽《素问·咳嗽》早有明文,如“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均能导致咳嗽。“咳论”且详述...

阅读全文
十五、肾脏病与尿毒症
中医之钥 | admin | 2025-05-26 | 3 阅读

 (一)尿毒症的成因 医宗金鉴:水肿俱属脾肺经,皆因水停脾肺二经,水停胸中则喘,水停膈中则胀,肿在腰以上者属风,治法宜发汗,肿在腰以下者属湿(水),法宜利水,有通身上下皆肿者,系风湿两伤,法宜汗利兼施。肿而喘不得卧,宜逐肺饮,肿而胀满便秘宜攻脾水,肿从腹起至四肢者可治,肿从四肢起至腹者难治,属实法宜攻泄,属虚法宜温补,应证而施,自无不效也。治疗水肿不是单从肾脏着手可竟其功,从上文可以很明白水肿之治...

阅读全文
肝咳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23 | 3 阅读

李某,女,45岁。咳嗽3年余,一日咳嗽3~7次,每次约3分钟,无痰,咳时两胁及少腹牵引疼痛,剧则呕吐,鼻衄,有似小儿百日咳状,杂治不效。询知饮食一般,大便干秘,二三天一次,眩晕腰困,口苦思冷。舌质淡红少苔,脉象沉弦。观其脉症,知为肝咳,由肝火犯肺,木反侮金而来,拟四逆散加减:白芍15g 柴胡10g 甘草6g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瓜蒌15g 苏子15g 青黛3g 乌梅15g 三剂二诊:咳嗽次...

阅读全文
十七、炎症
止园医话 | admin | 2025-06-15 | 2 阅读

炎症此病理余纯采西医之说,似不宜于此书中论及之,然此病象,甚关紧要,且有助于中医之诊断,故加以详细说明于下,愿学者注意及之;不可存门户之见也。1.炎症之定义,吾人身体上组织之一部,受炎性刺激后,其反应起充血渗出(俗云发红),营养障碍,细胞增殖(俗云肿)者,名曰炎症。即因外来刺激(例如受了大寒、大热、火烧、木刺等),组织之生活机亢进,且起变化之反应状态也,(亢进就是发旺的意思,例如喝了酒,心脏的生活...

阅读全文
黄褐厚腻苔清化漫笔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admin | 2025-06-12 | 2 阅读

黄褐厚腻之苔,临床时有所见,因其病理每主痰热内蕴,是以病多实而不虚。故医家见之,参合脉象症情,如无抵牾,每用清热化痰法清之涤之,甚则兼通腑气以导之。随症立方,每获良效。但湿性缠绵,常常粘滞难化。余于临证中反复推求,因思痰热日久,必损津液,虽云痰由湿成,而其阻塞隧道,致津液不能敷布,遂使局部干结而痰湿之粘着愈紧。一旦润之,则粘着易去。又且凉性化痰之品,不能作清热之药使用,既是痰湿与热相结,必选适当之...

阅读全文
五、口腔癌、喉癌、食道
中医之钥 | admin | 2025-06-03 | 2 阅读

内经云:“舌乃心之苖”,此以窍言也。部份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有所主。如:1、中气虚热——口舌肿痛,或状如无皮,或发热作渴。2、阴血虚热——眼如烟触,体倦少食,或午后热甚。3、中气不足——口舌生疮,脉洪疾速,而见虚脉。4、肾经虚火——咽痛、舌疮口干、足热、日晡益甚。5、命门(两肾之间)火衰——四肢逆冷,恶寒饮食,或痰甚眼赤。6、肠胃实火——发热作渴,饮冷便秘。7、脾经虚热——发热恶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