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针灸" 的结果

找到 2347 条相关结果

手少阴心经五穴
子午流注说难 | admin | 2025-06-03 | 1 阅读

 一、少冲(井穴) 部位 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证治 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针灸 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二、少府(荥穴) 部位 在小指本节后陷中.平直劳宫.证治 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针灸 针入二分.可灸七壮.  三、神门(俞穴) 部位 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证治...

阅读全文
足少阴肾经五穴
子午流注说难 | admin | 2025-06-01 | 1 阅读

 一、涌泉(井穴) 部位 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白肉际.跪取之.证治 腰疼痛.大便难.心中结热.风疹风痫.心痛不嗜食.妇人无子.咳嗽.身热.喉痹胸胁满.目眩.男子如蛊.女子如妊娠.五指端尽痛.足不得践地.针灸 针入三分.无令出血.可灸三壮.按 涌泉乃肾所出之井穴.藏真下于肾.肾者主水.故穴在足心.名曰涌泉.肾为生气之藏.立命之根.故刺之不可见血.如妄刺之而血出不止则死矣.慎之慎之.  二、然...

阅读全文
序二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admin | 2025-05-28 | 1 阅读

我告别祖国和上海,到美国求学而后留美行医,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我常常忆念上海的亲朋好友。孟城是我早年在沪学医时的同窗好友。在学术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他始终是一个孜孜不倦努力进取的人。现在见到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三十年临证探研录》,我非常高兴,因而激动地为它作序。在祖国医学绚烂多彩的百花园中,到处都有奇花异草可寻,如果你善于采集的话,是一定会有收获的。《三十年临证探研录》是孟城数十年来部...

阅读全文
十二、血癌
中医之钥 | admin | 2025-05-27 | 1 阅读

 (一)前言 在经验上,我们可以发现小儿麻痹,血癌或水肿的小孩病患,其智力较一般的小孩高出许多,即此类病患的小孩特别聪明、能干,也许是天妒其能吧!脑炎、脑膜炎的小孩,在发作前亦较聪明,但因蒙现代医学之抽脊髓后造成脑力急剧衰退,其因乃抽脊髓造成肾虚,致感冒风邪进入肾脏,与老人痴呆症相同,并非脑被烧坏。与妇女剖腹产时在腰部命门穴打麻醉针,造成妇女记忆力、智力急剧衰退——拿东西忘了这、忘了那……相同。小...

阅读全文
审诸病生死脉法
察病指南 | admin | 2025-05-26 | 1 阅读

 伤寒类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伤寒头痛.脉洪大者可治.实牢者生.沉细者死.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伤寒咳嗽上气.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温病类 温病三四日不得汗.脉细难得者死.温病 大热.脉细小者死.温病身体温.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剧.温病大便不利.腹中痛甚者死.  热病类 热病三五日.身体热.腹满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热病七八日.气不喘.脉不数者.当...

阅读全文
医学渊源论
医学源流论 | admin | 2025-05-18 | 1 阅读

医学之最古者《内经》,则医之祖乃岐黄也。然《本草》起于神农,则又在黄帝这前矣。可知医之起,起于药也。至黄帝则讲夫经络脏腑之原,内伤外感之异,与夫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神明夫用药之理。医学从此大备。然其书讲人身脏腑之形,七情六淫之感,与针灸杂法为多,而制方尚少。至伊芳有汤液治病之法,然亦得之传闻,无成书可考。至刻苦鹊、仓公,而汤药之用渐广。张仲景先生出,而杂病伤寒,专以方药为治,遂为千古用方之祖。...

阅读全文
牙疼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admin | 2025-06-04 | 0 阅读

(附∶呕吐)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二间∶在手大指次指骨缝中。针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灸七壮,看虚实补泻。中魁∶在中指第二节尖。灸二七壮,泻之。禁针。   ...

阅读全文